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逼她入东宫,良娣只想逃离 > 第176章 战死(2/3)
在刘家村了。”

    “世道不太平。”谢重渊重复了这几个字。

    “嗯。除了京城,我听说有的地方盗匪猖獗,还有,胡人屡犯我朝边境。”说着说着,余晚烟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你是指……赵彦和入仕了?不可能啊,他说他不喜欢……”

    余晚烟忽然没了声音。赵彦和不喜欢科考,但他是个读书人,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让他始终关注民生。天下动荡不安,百姓困苦,他会站出来并不奇怪。

    “晚晚,你知道赵彦和的家世吗?”

    “我听我祖父说过,他父亲在他出生前就去世了,是母亲带大的。这,有什么问题吗?”

    谢重渊向她解惑,“赵彦和的父亲年少参军,于二十八年前,战死睢城,他的母亲在睢城侥幸活下来,回到家乡徐州。”

    二十八年前的睢城,余晚烟记得,那场战役很惨烈,晋朝大军同胡人作战,死伤过半,残余的将士往东南方向退守,胡人过境,造成了数十万百姓伤亡。

    后来,因为胡人内部发生动乱,单于幼子射杀其父,同长兄争夺单于之位,故而胡人退兵,这才避免了更多晋国百姓的伤亡。

    没想到,赵彦和的父亲竟然战死在那场战役中。

    余晚烟忽然理解了赵彦和的怅然与迷茫。

    赵父牺牲后,赵母生下孩子,并独自将孩子抚养长大,亲历了睢城战役的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度走上丈夫的路。故而,赵母坚持让赵彦和读书做学问。

    那么赵彦和呢?他又是怎么想的?他从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可他或许从母亲口中得知了父亲的过往,知道他的父亲是为了守卫晋国而死的。

    可是,母亲抚养他的辛苦和良苦用心赵彦和都看在眼里,所以不忍违背她的希望,他选择读书。母亲死后,他的坚持开始动摇,所以,他一直留在萧县,迟迟没有参加科考。会是这样子吗?

    “晚晚,去年十二月,胡人大举进攻我朝,赵彦和他参军了,同他父亲一样,去了睢城,最后战死睢城。”

    余晚烟攥着谢重渊衣袖的手陡然松开,无力地垂下。

    方才谢重渊停顿的间隙里,她已隐隐有了猜测。当事实落在耳边,还是震得她脑袋发昏。

    余晚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