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礼服,衣裳上绣着繁复而精美的图案,彰显着高句丽文化的独特韵味。他们整装待发,心中既怀着对即将展开的外交活动的憧憬,又难免有些许忐忑,毕竟,这是一次关乎两国未来走向的重要交流。
及至使团抵达京都城东那巍峨耸立的东城门之时,一场更为隆重的迎接仪式正等待着他们。大懿王朝的太子,那位正值而立之年,英武的储君,奉皇命亲率齐王及礼部一众高官,早已在此恭候多时。这在大懿王朝的外交史上实属罕见,通常对于小国的使团,朝廷虽也会以礼相待,但如此兴师动众的迎接却并不多见,这无疑透露出大懿皇帝对此次高句丽来使的极度重视,其背后或许隐藏着深邃的战略考量与布局。
太子等人站立于城门之下,神色庄重而肃穆,没有丝毫的轻慢之意。他们深知,这一次的接待,不仅关乎两国之间的颜面与交情,更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局势走向。因此,每一个人都全神贯注,以最高的规格与最诚挚的态度,迎接着这位来自远方的贵宾,期待着双方能够在和平与友好的氛围中,共同开启一段新的历史篇章。
太子殿下以尊贵之姿接见了远道而来的继平公主及随行的一众使臣。谢六昔日只是籍籍无名,而今已跻身官场,亦不得不依礼上前,行那臣子之礼。太子殿下则以平常心相待,并无丝毫特意之举,那份淡然,恰如春风拂面,不温不火,却自有一股威严蕴含其中。
当太子的目光触及继平公主的那一刻,即便是他,也不免心中微微一颤。公主之容颜,犹如初绽的牡丹,娇艳而不可方物,却又带着一抹不容忽视的高贵与清冷。太子迅速收敛心神,将那份惊艳悄然掩饰,只留下一抹淡淡的微笑,恰如晨曦中的一抹暖阳,温暖而不失分寸。
城门迎接之仪既毕,太子府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回了东宫。越平郡王,自幼便如影随形地跟在太子身后,两人情谊深厚,此番更是奉太子之命而来,自然也是紧随其后。而高句丽使团,则在礼部官员的悉心陪同下,被安顿在了大懿王朝礼部特设的万国公馆之中,此处乃是接待外国使团的尊贵之地,一切安排皆尽显大国风范。
谢六身为御前侍卫,早在十里亭便换上了那身象征着荣耀与职责的三品侍卫服。他头戴幞头,身着黄色长袍,袍上胸前以红线精心刺绣出斗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