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府内,太子、齐王、齐王世子与李忠进的身影,显得格外凝重。
阳光虽暖,却似乎难以穿透他们眉宇间的忧虑,仿佛连时间都在这一刻放慢了脚步,静待着他们的决策。
太子眉宇间透露出决断。他主张主动出击,眼神中闪烁着不容退缩的光芒。他拍了拍桌子,说:“坐以待毙,非君子所为。百万鞑靼铁骑压境,若不先发制人,他们不断用人海战术来消耗守军力量,岂不要被蚕食殆尽?”。
而李忠进作为身经百战的关口守将,此刻却面容忧愁,眼神深邃。他对敌我双方的了解,如同对自己家的院子一般熟悉。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殿下,昔日燕州军建制齐全,骑兵骁勇,主动出击尚且难以在鞑靼人手中讨得便宜。如今,燕州军元气大伤,羽林军又以步兵为主,主动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臣以为,此计不妥。”
齐王与其世子,父子二人,静默不语,只是凝视着那沙盘之上,仿佛能从那错落有致的棋子中,窥见战局的微妙变化。他们的沉默,并非无动于衷,而是在心中默默权衡,思考着更为周全之策。
门外,谢六与青龙二人,也不说话,沉默的晒着太阳,不经意的落位,却将进出厅堂的路都堵住了。
阳光洒在他们坚实的甲胄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与门内的紧张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犹如陷入迷雾之中的航船,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时,突然,号角声震耳欲聋,划破了宁静,如同不祥之兆,宣告着鞑靼人新一轮攻城的开始。
李忠进作为铁云关守将,首当其冲,瞬间从沉思中惊醒,他一把抓过头盔,匆匆行礼,脚步如风,直奔城头而去。
同时,青龙目光敏锐地捕捉到太子直奔粮仓而去的身影,毫不犹豫地紧随其后。他知道,粮草乃军中之重,太子的决定,定有其深意。
齐王世子向齐王行了告别之礼,也毅然前往城头。他的眼中,原本所有的情绪,一瞬间都被他调动成了对胜利的渴望,更有对家国天下的责任与担当。
然而,齐王,这位老练的政客,却在这一片混乱中显得格外冷静。
他依旧坐在沙盘前,目光如炬,仿佛要将这战局看透。
终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