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大懿王朝的广袤疆域中,勋贵人家犹如繁星点点,散布于京都与各地。这些人家,无一不是钟鸣鼎食,富贵滔天,其府邸之深广,足以容纳千军万马,而府中贱籍奴仆之数,更是多得难以胜数。他们或因家境贫寒被变卖至此,或因一时失足触犯律条而被贬为奴,更有那世代为奴的家生子,自出生起便被打上了贱籍的烙印。
在这些勋贵眼中,奴仆不过是可随意摆弄的物件,生杀予夺,皆在其一念之间。他们可以被当作商品随意交易,也可以作为人情赠品,送予他人以示亲昵。这世间的规则,虽无明文规定,却如铁律一般,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奴仆若犯错,自有主家按家法惩处,旁人若敢越俎代庖,那便是对主家脸面的公然挑衅,无异于扇人耳光,必会引来一场不必要的麻烦。
勋贵之间,亦常以赠送奴仆作为联络感情的纽带,彼此交换,以示亲厚。然而,这赠送之事,却也有其规矩,非是人家主动相送,你便不能贸然索取,更不能强行抢夺。否则,便是落了他人的面子,结了不必要的仇怨。
近日,皇帝的一纸诏令,却如惊雷般炸响了京城。他竟削去了谢六的贱籍,还特意召其至御前听用。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兵部尚书赤裸裸的羞辱,让他在众朝臣面前颜面扫地。要知道,皇帝素来注重维护臣下的脸面,此次却故意为之,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众朝臣皆知,兵部尚书想必是逾越了雷池,试探了皇帝的底线,才招致如此羞辱。皇帝此举,既是对其行为的愤怒与不满,也是对所有臣下的一种警示:在这大懿王朝,君威不可犯,臣道需谨守。否则,一旦触怒天颜,便是万劫不复之地。如此,朝野之间,无不凛然遵命,再无人敢轻言忤逆。
在皇帝的旨意颁布之后的数日光景里,朝堂之上,看似如一潭静水,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恰似暴风雨前的宁静,蕴藏着不为人知的汹涌与较量。兵部尚书柳楠,这位历来以沉稳老练着称的朝中重臣,却在皇帝下令削除谢六那背负多年的贱籍身份之次日,突如其来地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柳楠摆出一副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面容憔悴的样子。他身着朝服,步履蹒跚地步入金銮殿,手捧奏折,声音虽仍显洪亮,却难掩其中的一丝颤抖。他言辞恳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