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大院,一位老人听完下人的禀报,惊奇地问:“你说什么?有人写出了千古绝句,风头一时盖过了儒儿?”
老人是姜家的家主姜闻天,他虽然是位修真者,但他的两个儿子却是名冠新乡城的大文人。孙子姜鸿儒天生聪慧,不但继承了父辈的文学天赋,更是跟着他修真悟道,表现不凡。一家三代,在新乡城名望如日中天。
正说话间,姜鸿儒随着父亲、伯父来到爷爷的书房。
一进门,姜鸿儒的伯父姜轶承说:“外面的传言是真的,儒儿已经把诗抄了回来。我认真读了几遍,的确是惊世之作。”说着把手上抄写的诗递了过去。
姜闻天并没有看手中的诗抄,而是把它放在书桌上,说:“你们觉得这次诗词大赛,儒儿到底有多少把握获得第一名?”
“儒儿才思敏捷,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如果此人只靠一时灵感写出一首好诗,儒儿还是有希望的。要是真的像外面传说的那样,此人惊才绝艳,那就很难说了。”姜鸿儒的父亲姜轶载说。
“轶承是此次大赛的五位评审官之一。如果两人的诗,差距不是很大,你尽量让其他评审官通融一下,至少再争取到两个人的支持,就可以超过半数。”姜闻天对姜轶承说。
“希望儒儿在此次大赛上有出色的表现,只要两人的诗作悬殊不是太大,我一定会全力争取。”姜轶承回答说。
邹琼蕊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正值十九岁的花季,她的花容月貌在新乡城里艳冠群芳。当地不少的文人雅士、富家子弟,都把她作为追逐的对象,姜家的姜鸿儒也是其中之一。
但是,她不喜欢那些大家族子弟飞扬跋扈、桀骜不驯的性格,静静地等待着自己的白马王子出现。
这次林海笔下的《为邹琼蕊小姐题》,完全是以她为原型而创作的。让她名声再次大振,被抬高到让人仰望的高度。
林海变换了的相貌,虽然模样再普通不过了,但能写出震惊世人的诗篇,仍令邹琼蕊怦然心动,无比崇拜。
诗词大赛举办的当天,邹琼蕊一大早就守候在大厅。等到林海出现时,她迎上前去,笑吟吟地说:“水公子,我可以陪你去参赛。”
林海起初感到突然,仔细回想一下便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