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每月收入多少?生活咋样?够用吗?”谭伟关切地问。
“够用了,我都用不完。政府每月给我一千多块,平时刘书记他们常给我送米,年底村里还发些钱。我一人生活,这些钱绰绰有余。”华叔说着露出满足笑容。
“那你平时吃得咋样?多久吃次肉?”刘春继续追问。
“我牙齿不好,吃得不多。但现在政策好,政府对咱老百姓真好,每月给我钱,我用不完。我想吃肉就去镇上买。政府对咱太好了。”华叔脸上洋溢幸福笑容。
“华叔,你对村里还有啥意见建议吗?”赵睿也加入谈话。
华叔有些犹豫,看向刘春,不知该不该说。
刘春微笑着对华叔说:“这几个书记从羊城来的,你有啥想说的尽管说。”
华叔松口气,看着各位书记认真说:“各位书记,咱这儿有几户住山旁,晚上看不见路。咱几个都是老人,眼神不好。我就想,村里有钱的话,能不能帮咱修几盏路灯,这样晚上咱几个老人能聚一起聊聊天。”
刘春点头,确实村民物质生活有保障能吃饱饭了,但精神生活较匮乏。晚上大家都想聚一起聊天。
刘春从口袋掏出笔,认真把建议记在笔记本上。
刘飞几人想了下,也记录下来。除修路灯照明,还可建老人聊天场所或邀表演团队下乡,丰富村民精神生活。以前可能光关注村民温饱,忽视了精神文化需求。
结束在华叔家走访,刘春和其他人朝村内二层小楼走去。路上刘春介绍:“这家村民五口人,住着两位老人照顾一个小孩。家里还有两个成年人,其中一个去长峰集团工作,成了搬运工,每月四五千工资。他妻子也去了羊城,在餐馆当服务员,每月两三千收入。这家人收入在村里算高的。”
五人走到大门,敲门。很快有脚步声。
大门打开,一位年过七旬老人出现。
“明叔,身体还好吗?我们来看你了。”刘春微笑问候。
老人迅速打开门,见是刘春他们,露出笑容:“原来是刘书记啊,你们来了,我身体好着呢。快请进,进来。”
刘春和其他人跟着老人进屋,在客厅坐下。
明叔热情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