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文看到的传记之中,崇古慕仙的主人公,以蒋文所述之言,将尊人间帝王至高的读书人驳斥的哑口无言。
蒋文以这话辩驳了一句,墨文韬却并未哑口无言,反而引经据典将蒋文给驳斥的哑口无言。
修仙之士,就没有不聪明的。
再加上,修仙之士只要修成金丹,便有七八百年的寿元。
修仙之士,要是愿意研究世俗读书之人所读之书经的话,很多都能将这些书经研究到堪比当世大儒的程度。
实际上,在修仙界,有不少修士为了提高心境而研读这些书经,对于各种经义的理解堪比当世大儒。
不少赶考的读书人,喜欢住在道观、寺庙,有些确实是因为囊中羞涩,而有些便是因为这些道观、寺庙中的主持之人可以指点他们学业。
科考书经,蒋文也看过一些,甚至还能背下一些。
不过,他并没有花时间去推敲这些书经,对这些书经的理解都很浅显,比不过乡试能上二榜的墨文韬。
蒋文辩驳不过,也没强行辩驳。
墨文韬见蒋文沉默了下来,还不满足,接着道:“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你们修仙之人若不如此,只知遵循什么上古道德,遵循古法,早晚……”
墨五云一直在注意蒋文的表情,见蒋文脸色阴了下来,他直接点住墨文韬的哑穴。
“仙长,要不我给你讲朝廷的大概情况?”
修仙之士认为天地有大道,万事万物遵道而行。
他们不轻易起誓,也不喜被人判断未来之事。
墨文韬将他驳斥的哑口无言,他并不在意,但是,墨文韬说他“早晚如何”,这确实犯了他的忌讳。
他看出墨五云对朝廷的了解,很可能如他一般,了解不深,也是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便说道:“还是让令郎给贫道讲一讲吧!”
“好!”
墨五云点点头,阴沉着脸盯了墨文韬片刻,而后解开了墨文韬的哑穴。
墨文韬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于修仙之士、对于活跃在世俗之中的术士了解不多,再加上墨五云平时对他十分宠溺,这才对蒋文那么不客气。
不过,现在墨五云明显真的生气了,他也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