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还是军务上,都离不开世子。更何况还有会稽的战事……”
“你说的这些,我通通都和太后说过。可无济于事。”
太子说罢,转头看着孙微:“太后可是比文武百官更不好说话。”
孙微知道,事到如今,周昶必也早就在太子这边使过劲了。太后这次执拗如此,着实不同寻常。
“太子想让世子出来么?”孙微问。
“如何不想?”太子道,“子珩是我的左膀右臂,没有他,我连共同商议的人也没有。”
“既然如此,妾有一计,须得得太子出面。”孙微道,“若此计成,不出意外,世子将很快出来。”
“何计?”
“请太子亲征会稽。”
太子停住了脚步。
他看着她,颇有几分不可思议。
“我若亲征,与子珩有何关联?”
“太子在太后心目中地位尊崇。若太子亲征,则太后不敢儿戏,必定寻一信任的得力干将陪同太子,此人的人选非世子莫属。”
太子笑了笑,道:“这主意听来,似乎不错。不过,王妃就这般笃定,太后会选子珩么?”
此事,孙微没有十分把握,也有九分。
一来,司马隽虽树敌不少,但从无败绩,朝中无人敢否认他用兵的能耐。二来,孙微这边还有周昶。她曾与周昶商议此计,周昶答应,若她能说动太子亲征,那他就能让万寿郡主去劝说太后,请太后放出世子陪同太子。
她笃定地说:“妾卜过一卦,太后确实会选世子。”
太子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
好一会,他忽而笑了笑:“我没想到,王妃竟为了子珩而劝我亲征。要知道,刀剑不长眼,王妃不怕出意外么?”
“太子误会了。”孙微道,“妾并非单纯为了世子,而是为了大局着想,会稽一役,不能败。且太子乃主帅,运筹帷幄之中,并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前方有世子为先锋,太子坐镇中军,并无刀剑之险。妾万不敢拿太子的性命开玩笑。”
“既然如此。”太子笑问,“王妃会陪我一道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