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海外最重要的桥头堡去,专门从事对情势的分析研判,势必如虎添翼,强化港澳站的力量,也会为九全大会献礼的一系列行动增加胜算。局里这样熟悉共产党内部运作的人才可是寥寥无几啊,放在局本部或是用作宣传工具,太屈才了。”
叶翔笑道:“我倒是没意见,今天早上你不是还对他有所顾忌的么?还不到一天印象就改变了?外放出去你不怕失控?”
沈岳正色道:“该搞的审查还是要搞,审查完了,用起来放心。我干了一辈子情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心里有根弦始终绷着。再说,如果有问题,放在局本部,接触的层级更高,危害更大。其实,我想说的是另一个问题,我希望田之雄到港澳站后,能加强情报分析工作,而不是搞搞行动。我总认为,我们应该改变目前斗争的策略,把工作重点放在战略情报收集和研判层面,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武装偷渡骚扰上,那样收效甚微,人员和物资损失太大,对下面的弟兄士气打击也很大。”他本来想把莫之英的话说出来,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叶翔收敛起笑容,这一席话触及到两人的分歧。
叶翔是情报局行动处处长出身,自称“行动专家”,因主持破获“吴石”一案而声名大噪。他对上面的指示积极领会贯彻,喜欢搞些大动静,以引起关注,因而颇受老先生赏识。
而沈岳则主张新的历史时期要有新的情报观,应改革老军统的传统工作思路,修正过去人们印象中打打杀杀的军统形象,更注重情报尤其是战略情报的收集、分析、研判工作,号召下属要甘心做“隐形人”、“无名英雄”。此外,他平易近人、事必躬亲的作风,酷似先生,也因此被先生视作心腹和“智囊”。
叶翔心里十分清楚,先生迟早要接老先生的班,而先生对他却心存芥蒂。他非常希望能有机会能缓和关系,消除误会。沈岳正是能为他缓颊的合适人选。
于是,他站起身,很痛快地说:“好吧,就照你说的意见办,干脆连新闻发布会也取消掉,只在局本部小范围搞一个授勋仪式。辛苦老兄斟酌一份发布通稿,我去面见先生,说明我们的想法。另外,通知香港站丁站长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