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天下士子之心,让大儒替我辨经!
至此之后,天下读书人,只认大昭为正统,只认卫霍为陛下!
“诸位好好努力,考中者日后都是朕的门生!以后在官场上,只要是为民做主的事情,朕都会给你们撑腰!”卫霍勉励众人一番道,让众人更加激动无比,恨不得用出浑身解数,在卫霍面前好好表现。
随后,卫霍更是亲笔写下了第二轮的考题——“何以致国家富强!”
几个时辰后,众考生考试完毕,而卫霍更是和宰相辛无忌一起,亲自批改试卷!
在这科举短短几个时辰中,还真涌现了不少佳作。
其中有两篇策略让卫霍印象深刻。
一篇是林墨写的“以农为本,富国强兵”。
内容为:“夫国之富强,非一日之功也。必也,先固其本,而后求其末。农者,国之本也。故欲使国家富强,必先重农。”
“古者,圣王治世,莫不先务农桑。盖农桑者,衣食之源,生民之本也。今之国家,欲求富强,亦当以农为本。宜劝课农桑,轻徭薄赋,使民得尽力于田亩。又当兴修水利,广开屯田,以增地利。如此,则仓廪实,衣食足,而国用自饶矣。”
“然富国之道,非独农也。兵者,国之利器也。故欲使国家富强,必亦强兵。宜选将练兵,修整器械,使兵强马壮。又当明赏罚,严纪律,使将士用命。如此,则内可以安百姓,外可以御强敌,而国家自安矣。”
“夫农与兵,国之大事也。二者相济,则国家富强可期矣。故为政者,当以农为本,以兵为卫,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也。”
其中不少内容和卫霍的土地革命不谋而合,让卫霍看了连连点头。
另一篇是苏景年的“兴商惠工,通财足国”,内容为“夫国之富强,非独农兵也。商者,通财之途也;工者,足国之器也。故欲使国家富强,必亦兴商惠工。”
“古者,太公治齐,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齐国以富。管仲相桓公,设轻重之权,行九府之法,而齐国以强。是知商工之业,亦富国强兵之道也。”
“今之国家,欲求富强,亦当兴商惠工。宜弛关市之禁,轻商贾之税,使货物流通,财源广进。又当奖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