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福还依稀记得,就是在一年级的时候,上学的时候首次被同学问及到“父亲”的去向。这是很简单的问题,但他答不出来。
他带着问题去问母亲,得到的回复也只有她强笑着给出的不着边的答案。当时的他不清楚母亲表情的含义,残忍的追问无疑是在她的心上反复扎针,痛苦,却无法对林显福表露出来。
——这里是一切的起始。是林显福的内心封闭自我,逐渐养成默然的性格,对诸事不作反抗,而是忍耐的。
书桌之下,突然传来了孩童的啜泣声。林显福低头望去,看到了一个约7岁左右的孩童,黑色的眼睛,黑色的短发,寻常的外貌,赫然是小时候的自己。
他躲在书桌下,泪流不停,低声的抽泣。林显福知道他为什么会是这般表现。
母亲在屋外做着晚饭,他不敢哭出声,害怕招来母亲的询问。
林显福于是在地上坐了下来,静静的望着抽泣的他。几分钟后,孩童才发现自己的面前有一个人。他带着哭腔低声问:为什么我没有“父亲”?
林显福对这句话很熟悉。别人问过他,他也问过自己。
放到以前,他会因为这句话而心有触动。
但是现在的林显福,已经可以坦然的说:“我不知道,但那已不重要了。”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的情绪。就像是在说今天的早餐吃了两个鸡蛋一样十分寻常。
“为什么?”
林显福想了想,虽然是梦里,还是认真回答:“因为我已经找到比探寻这个问题更重要的事。”
——而你,迟早也能找到。”
“那会是什么事?我不明白。”
“试想一下:某一天,一场意外中,你拥有了超凡的力量,你可以用这些力量去拯救别人,去惩恶扬善,去保护受伤害的人,帮助落难的人,这些事情难道不比追寻那个此生也许都无法知道的答案更有意义吗?”
“我还是不明白你的话。”
孩童的表情十分茫然。
林显福顿了顿,决定解释的更详细些:“每当人们陷于苦难,无法靠自己的力量脱困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也许祈祷过,希望会有人来帮助无助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