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民16:5) 保持缄默,专注祭司职分 民16:4 - 7 vs 16:17
危机处理 主动约谈可拉(民16:8 - 11) 配合摩西召集会众(民16:16) 民16:23 - 24
代求角色 为全会众代求(民16:22) 用香炉为百姓赎罪(民16:46 - 48) 民16:47 - 48
神迹验证 让地开口吞灭叛党(民16:28 - 33) 香炉火显明祭司权柄(民17:1 - 13) 民16:31 - 35 vs 17:10
摩西侧重于先知性权柄,他直接传达神谕,代表神执行审判,以坚定的姿态维护神的权威和真理的纯正。而亚伦则专注于祭司性中保,通过履行祭司的职责,维护群体的圣洁,施行救赎,为百姓的罪过代求。他们虽分工不同,但共同持守着盟约管家的身份,竭尽全力保护群体不被神的愤怒全然毁灭。
三、新约视角下的领袖职分平衡
新约教会的事奉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摩西与亚伦的分工原则。
使徒与长老的协作:在耶路撒冷会议中,雅各作为教会的柱石,与使徒彼得密切配合(徒15:13 - 21)。他们在面对教会发展中的重要决策时,充分发挥各自的恩赐和智慧,共同引领教会前行。提摩太在牧养信徒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恩赐,而提多则在教会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多1:5;提后4:5),他们的不同恩赐相互搭配,促进了教会的全面发展。
保罗与巴拿巴的团队模式:尽管保罗与巴拿巴曾因意见不合而分道扬镳,但这一冲突反而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扩展了福音事工(徒15:36 - 41)。这一经历表明,不同恩赐的领袖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服侍领域,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效能。
基督的终极榜样:基督兼具先知、祭司、君王的职分(来1:1 - 3),他是教会领袖们的终极典范。教会需要通过群体性的事奉,集合不同恩赐的领袖,来反映基督的丰盛与完美(弗4:11 - 13)。
四、现代教会领袖合作的实践原则
基于上述对圣经记载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六项适用于现代教会领袖合作的实践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