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的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以及履行代祷职分(提前2:1),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在属灵的层面上为他人和世界的需要向神祈求。
(三)神圣旅程的延续
教会被视为 “旷野中的营”(来13:13 - 14),如同以色列人在旷野中围绕会幕安营一样,信徒在世间也组成了一个信仰的群体,在神的带领下前行。同时,属灵争战的军事意象在新约中也得到了强调(弗6:10 - 18),信徒需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抵挡魔鬼的诡计,在信仰的道路上不断与邪恶势力斗争,向着神的国度前进。
四、现代灵修实践
(一)个人层面
在个人灵修中,信徒应当建立 “心灵会幕” 的祷告生活(诗27:4),将内心作为与神亲密交流的场所,通过祷告与神建立深厚的关系。同时,要通过读经保持 “围绕圣言” 的思维模式(诗119:105),让神的话语成为生活的指南和智慧的源泉,时刻以神的话语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二)群体层面
在教会治理中,应当遵循神圣秩序(林前14:40),确保教会的各项事务都在神的旨意下进行,以和谐、有序的方式推动教会的发展。在集体敬拜中,要突出基督的中心性(西3:16),让敬拜围绕着对基督的赞美和感恩展开,通过唱诗、祷告、读经和讲道等活动,让信徒更加亲近神,感受神的同在。
(三)末世维度
信徒应当等候新耶路撒冷的终极相会(启21:3),相信在末世,神的国度将完全降临,信徒将与神永远同在。同时,要保持 “客旅” 身份的意识(彼前2:11),明白自己在世间只是暂时的寄居者,应当以永恒的眼光看待生活,不被世俗的事物所迷惑,而是专注于神的国度和属灵的追求。
从会幕到基督的属灵象征演变,是一个从物质到灵意、从旧约到新约、从古代到现代的延续和发展的过程。这一解经路径继承了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 “预表解经” 的传统,同时符合宗教改革 “唯独圣经”( scriptura)的释经原则。通过对会幕象征意义的深入探讨,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基督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