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镇国公 > 第48章 抗旨处斩(2/3)
动,准备朝堂上猛攻陆通。

    \"陆通此举,实为不智。身伯爵,竟敢擅自处斩外国使者,不仅蔑视朝廷权威,更挑战大唐国体。\"

    一官朝堂慷慨陈词,言辞犀利,\"请陛下明察,速降旨,严惩陆通,以正视听。\"

    朝堂上,一时议论纷纷。有官忧陆通决定,认有损大唐外交形象;但也有官支持陆通,认为为维护地方安宁,不得不采非常手段。

    李世民端坐龙椅,听朝臣弹劾陆通,心中头疼。

    本以为陆通谨慎稳重,不料竟做出如此大胆决定——处斩倭国使者。

    倭国虽小,此举无疑损大唐形象,可能引发外交争端。

    \"诸位爱卿所言,朕已悉知。\"

    李世民沉吟开口,\"陆通此举虽有考虑,确过于鲁莽。若因此引起倭国不满,影响大唐与他国关系,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思虑再三,决定派内侍赴泾阳,阻陆通继续处斩。命内侍备诏书,亲写几行字,语气严厉而宽厚:

    \"陆通接旨,朕闻汝擅自处斩倭国使者,此乃大忌。

    倭国虽小,亦为大唐友邦。汝为地方官,当以大局为重,不可轻举妄动。

    即刻停止行刑,待朕查明真相后再做定夺。钦此。\"

    内侍领命,速备马匹,日夜兼程赶泾阳。李世民继续朝堂安抚群臣,平息风波。

    \"诸位爱卿,陆通之事朕已安排,不会影响大唐威信。但朕也希望诸位吸取教训,今后处事务必审慎周全,不可轻率。\" 李世民话语透威严,众臣逐渐安静。

    朝堂上,虽有少数人对陆通行为不满,但在李世民安抚下,大部分官员表示理解支持。

    当天,陆通身着伯爵礼服,威严肃穆立于刑场中央,亲自监斩。

    刑场气氛紧张肃杀,四周百姓围得水泄不通,目光中既有期待也有不安。

    陆通命县丞上前,细数倭国使者罪状,言辞激昂,直指使者对百姓之害。

    \"尔等异邦使者,在大唐境内肆意妄为,欺压百姓,扰民害民,罪不容诛!\" 县丞声音响彻刑场,激起热烈掌声与欢呼。

    泾阳百姓拍手称快,虽非自家女儿受害,但谁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