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镇国公 > 第39章 扫清障碍(2/3)
代市场监督局与唐朝市署之对比:

    后世市场监督局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保护、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监管。

    后世市场监督局更加注重公众参与和透明度,通过公众反馈等方式增强监管效果,而唐朝市署则更多依赖官方权威与指令。

    此虽为削减之版,然更重视消费者之权益,以制不良商贩之泛溢。

    除此之外,更有益周全之监管制,以防市署官员受贿贪污之弊。

    南城乃主要居住之地,已定建筑之规,不得违规扩建。

    诚然,亦划出专供达官贵人居住之地。于大唐,此等规矩陆通暂无闲心去破之。

    人民解放此等大事,任重道远,非旦夕可成。

    北城为政治之地,内含众多住宅区,供官吏家属居住,可视作福利。

    对于陆通之官府基层官员福利改革,李世民未多言。既泾阳县为试点,便可大胆尝试,善者留之,不善者及时改之。日后若欲推广,便可直接借鉴。

    北城尚有军营驻地,其建筑皆二楼之小平房,规规矩矩,居住条件甚佳,令程咬金亦啧啧称奇。

    大兴基建之时,李靖为两子觅得佳偶,陆通赴婚宴,与两大舅子关系甚洽。

    李靖与红拂女问陆通何时将李英娶过门,陆通未推诿,约定泾阳新城建成之日,便是迎娶李英之时。

    泾阳大基建之际,泾阳县之百姓多得工钱,此非徭役,乃付工钱也。

    家中劳动力充足之家,便会有人参与大基建之事。一月之地工钱颇丰,此等家庭生活因而大改善,偶食肉亦不再成为难事。

    今之泾阳,粮食满仓,百姓家中亦有余粮。即便遇灾年,亦能持久。故百姓不复如前日般日日盯着地里庄稼,恐照料不周而无所获。

    加之泾阳县兴修水利,即便遇灾年,亦能减缓其害。

    他县之百姓见泾阳县百姓生活日益昌盛,羡慕不已。有百姓欲往泾阳县务工,然被官府阻拦。

    世家已失泾阳县,故对其他县之控制更用心。

    对此,李世民颁下诏令。农闲之际,各县官府不得阻拦百姓往泾阳务工,当赐通关之证。

    诏令既下,部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