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镇国公 > 第48章 抗旨处斩(1/3)
    县丞闻言,额上渗出细密汗珠,急忙上前,语气带急:“伯爷,此事万万不可草率。倭国使者乃外国使臣,若未经审问擅自处置,恐引发两国误会,招致更大麻烦。请伯爷三思。”

    陆通眉头微蹙,虽知此举可能带来的影响,但他并不在乎。

    断然拒绝道:“无需多言。只要泾阳县由我陆通掌管,这倭国使者我必杀无疑。”

    县丞见陆通态度坚决,虽有顾虑,但不再多言。他深知陆通作为泾阳县主官,其决策必有其深思熟虑之处。

    县丞默默退下,心中暗自祈祷此事能妥善解决,不致引发更大风波。

    陆通决意处斩倭国使者的消息迅速在泾阳县传开,一时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有人知倭国使者劣迹,对此决定拍手称快,视为对嚣张跋扈之徒的有力回击。

    而另一些人不明事情原委,认为此举未免草率,担心引发不必要外交纠纷。

    \"陆大人此举,虽显果断,是否太过仓促?\" 一老学究在茶馆摇头叹息,\"毕竟,倭国使者乃一国使臣,未经审问便处斩,恐有违大礼。\"

    \"话虽如此,但倭国使者在县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早已激起民愤。陆大人此举,也是维护我大唐威严。\" 另一商贾持不同意见,语气中带赞同。

    泾阳县百姓各执一词,议论纷纷。

    世家之人闻陆通欲处斩倭国使者,心中焦急,速派人将消息传回家族。

    五姓七望宗主闻此事,眼中闪过精光,似见绝佳机会。

    \"陆通此举,实为鲁莽。处斩外国使者,等同挑衅,必引朝廷不满。\" 一宗主沉声道,\"吾等应借此机,弹劾陆通,令其轻率付出代价。\"

    其他宗主点头,视为良机,可借以削弱陆通在泾阳势力,巩固自家地位。

    速组织谋士,草拟弹劾奏章,准备递朝官。

    \"各家速行动,令朝官明,陆通行为已严重威胁大唐国体外交。\" 另宗主补充,\"让朝廷见,陆通所为不仅害地方安宁,更可能引更大危机。\"

    五姓七望使者赴长安,将弹劾陆通奏章交朝中亲信官。

    这些官本与五姓七望关系密切,接奏章后,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