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镇国公 > 第176章 高建武服软(3/4)
高建武,遂主动求见。

    只见其立于殿中,神色严肃,言辞凌厉,话语之中隐隐有威胁之意,朗声道:

    “若高句丽执意不撤兵,那就休怪大唐兴兵前来。届时,有薛延陀汗国相配合,就不信高句丽能抵挡得住!”

    此刻,使臣目光坚定,毫无退缩之意,心中暗想:“此番定要让这高建武知晓大唐之决心,断不可再犹豫不决。”

    而高建武闻此言语,面色骤变,心中惊惶与恼怒交织。

    他望着使臣,目光闪烁,暗自思忖:“大唐此番态度强硬,若真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隋朝之所以三征高句丽不下,一则因高句丽所处之地理位置甚为险要,二则原有的东突厥未曾与隋朝并肩而立。

    那时节,高句丽有恃无恐,张狂至极。

    但现今,东突厥已被剿灭,薛延陀汗国更是对大唐俯首称臣。

    此回薛延陀汗国的铁骑新兵来犯,极有可能便是大唐皇帝李世民所撺掇。

    想那往昔,隋朝兵将面对高句丽的山川险阻,艰难征战,却屡屡无功而返。

    而今大唐兵强马壮,四方臣服,李世民雄才大略,谋定而动。

    薛延陀汗国此番动作,或许便是李世民布局之中的一招妙棋,令高句丽陷入危局。

    高建武思及此处,额上冷汗涔涔,面色愈发凝重,心中忧虑如一团乱麻,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棘手之局。

    最终,高建武在重重压力之下,无奈应允了退兵之事。

    遂令大唐使臣将此消息带回呈予大唐皇帝李世民。

    大唐使臣闻得高建武之答复,方才满意而去。

    其身姿挺拔,步履从容,面上难掩得意之色。

    而高句丽的王宫之中,一众君臣则愤懑不已。

    高建武面色阴沉,坐于王座之上,双拳紧攥,目光中满是不甘与恼怒。

    其心中暗恨:“迫于大唐威势,不得不退,此乃奇耻大辱!”

    众臣子亦是交头接耳,低声抱怨,神色愤愤。

    有的咬牙切齿,怒视使臣离去之方向;有的唉声叹气,忧心忡忡,为高句丽之未来而忧虑。

    这王宫之内,弥漫着压抑与愤懑之气,却又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