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坏事,大了做事会更稳妥,能有大出息!”赵荑不紧不慢地说。
滕管事眼睛一亮,急声答道:“奶奶说的是!奴才儿子自那以后很懂得谨言慎行,倒是比奴才年轻时候强上许多。”
一个肯给机会,一个表能力和忠心。两人倒很默契地达成同盟。
“你一家子现下住哪里?平日都做些什么?”
“回奶奶话,奴才婆娘之前帮着府里出来的人做做饭,现在在灶上给清湄姑娘搭把手。奴才儿子叫滕朗,去年和沈婆子的女儿成了亲,跟着老杨在荒坡那里拾掇土地,挪些果木,看能不能开出一片果园。奴才女儿叫滕晴,今年八岁,也常跟着奴才婆娘做些零散的杂事。至于住的地方,”滕管事犹豫一下继续说道:“奴才一家和府里出来的人都住在东北边那个三进院子里。”
三进院子!赵荑愣了一下,这应该是给主子备的,住了下人?“哦,一直住那里么?”赵荑语气没有起伏地问。
“是,从奴才一家到这里,李庄头就让府里出来的人都住在倒座房里。”
“主屋一直空置么?”
“主屋原住了李庄头夫妻,东耳房住了李庄头的女儿。后来庄头老妻去了,女儿出嫁,如今主屋只李庄头住着。东厢房是大儿子李山、还有孙子住,西厢房三儿子李河住。后罩房是二儿子李翰。”
呵呵,这是占了三进院子,还将主家的下人当成了李家下人啊。
“这是谁的安排?”赵荑语气淡淡。
“说是得了大姑奶奶的准。”滕管事也没藏着掖着。
“如何得了大姑奶奶的准?”赵荑问。
“李庄头妹妹是大姑奶奶的奶娘李妈妈,许是李妈妈求了主子恩典。”滕管事没有抬头,言语却没有丝毫犹豫。
“哦。”这是朝里有人,怪不得如此嚣张。赵荑没有深究这个话题,继续问着:“你们这许多人挤在倒座房里,怎么住得开?”
“虽然不合规矩,但也没有法子。原本奴才一家住一间,周账房一家住一间,沈婆子母女和吴姑娘三人住一间。老杨住值班房。后来因为奴才家小子娶了沈婆子家的女儿,实在住不开,吴姑娘就求了李家二爷,和沈婆子住到后罩房去了,原来她们的那间房给了奴才小子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