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张成笑着说道:“既然如此,你还推辞什么呢。”
“你可是吴老师的得意门生,以后吴老师的技术只有你掌握了。”
“以后你就是咱们清河县的专家啊。”
“是不是嫌500元少啊。”
按照张成的打算,他要把小楠培养成牛蛙产业的技术骨干,小楠可是80年代的大学生,非常的珍贵。
一个企业做大,单单有钱是没有用,必须要有人才。
所以对于人才的鼓励,张成从不吝啬。
“哥我怎么会嫌弃,这500元相当于我半年多的工资了。”
“我只是觉得太多了。”
小楠有些惶恐的说道,没想到张成竟然那么重视她。
要知道在农科站,她辈分最低,经常被呼来换去,在张成这里她却被当做了人才。
“小楠你的价值不是一个月500块钱就体现出来的。”
“以后我们的产业发展得更好,别说500一个月,5000我都给你。”
张成说道。
“哥那你尽管放心,以后我跟你干了。”
“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小楠热泪盈眶的说道。
现在牛蛙养殖已经走入正轨,有吴老师和小楠在,自己可以放心大胆的开辟业务了。
转眼已经快一个月过去,东子那边市场估计已经快盖好了。
接下来,张成要把业务拓展的苏城去,毕竟清河县人口有限,馋嘴蛙小吃已经没有什么拓展的空间了。
苏城则是待开发的处女地,而且用不了几年,苏城将会成为国内一线城市,机会遍地,大有可为啊。
等把苏城的市场做起来,牛蛙销路就有了保障。
牛蛙小吃产业就是张成的摇钱树,再积累多一点资金。
张成便可以转战其他行业了。
80年代经济欣欣向荣,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中,刺激了消费。
机会很多,张成要把握住。
这一天,张成一直在桃源村呆到了很晚才骑着摩托车返回。
半路上,因为马路上也没什么人,张成的车速非常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