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馆开张后,胡秋水凭借精湛医术和仁心妙手,在岭南站稳脚跟,医馆整日门庭若市。这日,胡秋水刚为一位风寒患者开完药方,还没来得及喝口茶,就听见街上传来阵阵喧闹声,紧接着,一群人神色慌张地抬着担架冲进医馆。
担架上躺着一位面色惨白、口唇青紫的年轻男子,只见他呼吸急促,喉咙里发出“嘶嘶”的喘息声,双手还不停地抓挠着胸口和脖颈,那里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疹,有的地方甚至被挠破,渗出了丝丝血水。
胡秋水见状,立刻放下手中的笔,快步上前查看。他一边观察患者的症状,一边向周围人询问情况。原来,这男子今日和朋友去吃了一顿海鲜,谁料刚吃完不久,就出现了这般可怕的症状。
胡秋水心中明白,这是典型的海鲜过敏之症,在这岭南之地,海鲜虽常见,但因食用海鲜而过敏的人也不在少数。不过,眼前患者的症状极为严重,已经到了危在旦夕的地步,必须立刻施救。
他迅速吩咐徒弟:“快,取上等的紫苏、生姜,各取三钱,速速煎成汤药,莫要耽搁!”在中医理论中,紫苏性温,味辛,能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对于食鱼蟹中毒有着很好的解毒功效;生姜则能温中散寒、解毒,与紫苏搭配,可增强解毒之力。
徒弟不敢怠慢,立刻跑去药房抓药、煎药。胡秋水则没有闲着,他又对患者进行仔细的望闻问切。只见患者舌苔白腻,脉象滑数,这表明体内有湿邪与毒邪相互交结。
胡秋水沉思片刻,决定再辅以针灸之法。他取出银针,用酒精仔细擦拭消毒后,找准患者的内关、足三里、曲池等穴位,手法娴熟地刺入。内关穴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足三里能调理脾胃、扶正培元;曲池则有清热解表、散风止痒之效。
随着银针的刺入,患者的喘息声似乎稍微减轻了一些,但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胡秋水紧紧盯着患者的面色和脉象,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不一会儿,汤药煎好了。胡秋水扶起患者,小心翼翼地将汤药喂入他口中。患者起初还因难受而抗拒,但在胡秋水的耐心安抚下,还是勉强喝了下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患者的症状逐渐有了好转。他的面色开始恢复红润,呼吸也不再那么急促,红疹也慢慢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