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药堂水平,胡秋水又动起了新脑筋。他听闻县城里有位归隐的老御医,医术出神入化,便想着法子去拜访,盼能请老御医来药堂指点一二。他带着村里最珍贵的药材,守在老御医府邸外,几次三番,诚意十足。老御医终是被打动,来药堂走了一遭,留下不少宝贵建议,从药材储存到药方配伍,让药堂众人受益良多。
药堂的生意越来越好,胡秋水打算在县城寻一处合适的店面,筹备开分店。他与小伙伴们在县城四处奔波,看了不少铺子,却总有些不如意。有的位置太偏,有的租金贵得离谱。一日,正当他们灰心丧气时,一位热心的老掌柜告知他们,有间铺子因掌柜急着回乡,低价转让。众人赶忙去瞧,那铺子坐落在热闹街区,店面宽敞,布局也合适。胡秋水当下拍板,与原掌柜谈妥价钱,签了契约。拿到钥匙那一刻,大伙兴奋得欢呼起来。虽说分店只是迈出第一步,往后还有诸多筹备事宜,但望着那属于自己的店面,他们仿佛瞧见了连锁药堂遍布各地的辉煌未来,心中满是憧憬与干劲,脚步愈发轻快地迈向新的征程。
晨光初照,济世药堂的门扉缓缓开启,忙碌的一天就此拉开帷幕。不大一会儿,药堂里便聚起了形形色色的患者,各怀病痛,神色各异。
一位身形佝偻的老叟,裹着厚厚的棉衣,还不时地咳嗽几声,被家人搀扶着迈进了药堂。老叟面色苍白,唇色泛青,进了门就止不住地喘气。胡秋水赶忙迎上前去,扶着老叟到问诊区坐下,口中说道:“老伯,您这是怎么了?瞧着气色不大好。”
老叟缓了缓,才虚弱地开口:“咳咳…… 入了冬,夜里着了凉,起初只是流清鼻涕,没当回事,谁晓得这几日咳得越来越厉害,胸口也闷得慌。” 坐堂的老郎中伸出三指搭在老叟腕上,微闭双眼,片刻后说道:“脉浮紧,苔薄白,是典型的风寒束表,肺气失宣。” 说着,提笔写下药方:“用麻黄、杏仁、甘草、桂枝、紫苏这些药,给您开一剂麻黄汤加减,驱驱寒,把肺气给理顺咯。”
胡秋水接过药方,转身走向药柜抓药。老叟的家人在一旁面露忧色,小声问道:“大夫,我爹这病不碍事吧?” 老郎中宽慰道:“莫担心,按时服药,这几日注意保暖,别再受了风,不出旬日便能大好。” 胡秋水抓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