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里面书写的防治蝗灾得方法,张堪不疑有他,抓紧命人前去实验。
不久之后,防治蝗灾的消息很快传遍周边郡县,其他地方纷纷效仿。郡守张堪得知此事后,立刻召见赵铠等人。赵铠带着赵武以及他们的成果前往郡守府。
张堪看到那肥硕的鸡鸭和一盘炸蝗虫时,先是一愣,而后在众人吃惊的眼神下尝了尝蝗虫,不禁连连称赞好吃!随后众官员才纷纷效仿,伸手抓起油炸过的蝗虫品尝起来,不一会一盘蝗虫全部吃的干净。
张堪大喜,赞道:“君等之举,真乃救民于水火。此等良策不应仅限于此地。”遂带着赵铠等人的方法迅速上报朝廷。朝廷诏令各州郡依此法施行。
朝廷收到奏报后,极为重视,汉灵帝一听,不用朝廷出人出力,蝗虫还可以食用充饥更是喜笑颜开,急忙命张让下令各郡县照办。一时间,百姓们纷纷出动捕捉蝗虫,饲养鸡鸭来对抗蝗灾。许多饥民也尝试食用蝗虫充饥。
随着各方努力,蝗虫数量逐渐减少,这场蝗灾终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赵铠、赵武等人再次受到朝廷口头嘉奖,对比赵家父子并不在意。而常山郡县中的百姓对他们感恩戴德,一时之间,赵家父子二人之名在常山郡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不久之后,各地郡县传来消息,蝗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粮食虽仍有减产,但不至于绝收。赵家庭院再次热闹起来,众人脸上洋溢着欣慰之色。
然而,赵武却忧心忡忡地说:“此次虽暂时解决蝗灾,但天灾连连,定是上天警示。我等不可懈怠,当思考长久之计,兴水利、重农耕、储粮防灾才是正道。”众人深以为然,决定向郡守提出建议,期望整个州郡能够长治久安,不再受天灾肆虐之苦。
但奈何赵铠等人的建议对于郡守张堪而言,有些言过其实,张堪认为自己治下的百姓虽是连逢灾难,但是百姓仍可度日,随即不再将赵铠的建议放在心上。
可是张堪不知道的是,这大汉连面灾祸不断,其他北方郡县百姓早就苦不堪言,揭不开锅了!
也就是赵武所在的常山郡时有赵家建言献策及时拯救百姓,其他郡县哪有几个管百姓死活的正直官员?没看到这陛下派来的宦官使臣,时不时还在催促当地官员上交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