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都觉得自己的东西送的太值了!
耽耽误误,一转眼就到晌午了,想到这时候的国营饭店,杨英的嘴就馋了,飞快的蹬着自行车,朝着国营饭店而去,停好自行车,交代了一下门口看门的大叔,就飞奔进了国营饭店。
正当午时,国营饭店的人很多。
剩下的空桌已经不多了,杨英麻利的进去,先要了四个大肉包,放在一个空桌上,占着位置,就去打饭的窗口,要了一盘红烧肉,一盘辣子鸡丁,一盘凉拌榆钱,一盘炸鱼块,打了一份米饭,一共花了五块二毛钱,外加一斤粮票,半斤肉票,真够实惠的!
杨英坐在桌前,看着满桌的饭菜,心中满是欢喜。她忍不住感叹,这要是搁在现代,这点饭菜没个百八十元下不来。在这七零年代,物价可真实惠得很呐。 就说这大肉包吧,皮薄馅大,肉香四溢,才几毛钱一个。还有这红烧肉,满满一大盘,肥瘦相间,色泽诱人,也就一块多钱。再看那辣子鸡丁,鸡肉鲜嫩,辣椒爽脆,分量十足,价格却相当亲民。凉拌榆钱带着独特的清新味道,炸鱼块也是金黄酥脆,这一桌子菜加起来才五块二毛钱,还外加粮票和肉票。 现在的物价和那时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不过在这个年代,虽然物资没有现代丰富,但人们生活得简单而满足。大家靠着辛勤劳动挣取微薄的收入,每一分钱都用得实实在在的。杨英一边吃着美味的饭菜,一边想着,这大概就是七零年代独有的魅力所在吧。
周围食客们也都吃得津津有味。
邻桌的老大爷,面前摆着一碗清汤面,就着自带的咸菜,呼噜呼噜吃得正香,偶尔抬起头看看别人桌上的菜,眼里满是羡慕。
旁边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孩子,孩子眼巴巴地望着杨英桌上的炸鱼块,年轻妈妈轻声哄着,把自己碗里少得可怜的肉丝夹给孩子,孩子才开心的吃了起来。
不远处几个工人模样的大汉围坐在一起,他们点了几瓶不知道什么牌子的酒,大口的喝着,大声谈论着厂里的工作,笑声爽朗。其中一个敞着工装的大哥看到杨英桌上丰盛的菜肴打趣道:“小哥儿,你这一顿可是大餐嘞,我们可得眼馋死喽。”
杨英也笑着回应,说自己饭量大能吃完,不会浪费粮食的。
这时,服务员拿着暖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