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山抓夏宇龙去了。
对于这些逃难的人,镇上的居民十分厌恶,他们的到来,破坏了镇子的安宁。
灾难和瘟疫恐怕也将接踵而至,不如趁此时机,杀鸡儆猴,将他们赶跑了事。
昨夜,夏宇龙那撕心裂肺地嘶吼,吓坏了镇上的人。
加之王大仙让两个徒儿乐不疲此,挨家上门煽风点火,镇上的人一呼百应,倾巢而出抓去夏宇龙去了。
众人抬着夏宇龙和狗娃,穿过了菊花镇大街,径直往王大仙的道观奔了去。
王大仙的道观,位于菊花镇西北角。
那是一个规规整整的四合院,院子并不大,仅有两个堂屋面积大小。
院子中间,安放着一个炼丹炉,炼丹炉呈葫芦状,表面的朱丹漆颜色陈旧,有一半已经脱落了。
丹炉口远远高出四周的房屋,且炉口处常年青烟缭绕。
远远看来,便知道此处是一座道观,一座不怎么起眼的道观。
只见王大仙怀抱着佛尘,斜眯着眼,矗立于道观的门口。
身后站着他的两个徒弟。
二人一脸幼稚,看起来也仅有十二三岁的年纪。
他们身穿白色长袍,身长已齐王大仙的肩部。
二人均踮着脚、伸长了脖子,往大道方向看去。
王大仙一脸严肃,他掐算着手指,微微抬头,斜眼向悬挂在丹炉上的八卦罗盘看去。
只见罗盘上的指针猛烈地抖动了起来。
他呼出一口长气,从容地捋着下巴上那雪白胡须……
如释重负地笑了,说道:“太好了,他们来了,他们成功了。”
话毕,一阵杂乱而急促的脚步声,从前方路的尽头传来。
紧接着,一大群人出现在了路的转角处。
这正是镇上的居民……
他们争先恐后、相互挤压、抢着杠子,合力抬着夏宇龙和狗娃,飞一般速度,往道观这边而来。
在王大仙身后,那个子最矮的徒弟激动万分。
他扯着嗓子,喊道:“师父,您老人家快看,他们真的来了!”
王大仙点着头,应道:“嗯,知道了,别总是一惊一乍的,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