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晚,杏花一天的活儿也忙完了。她走至厨房,瞧见张桂芝正揉着面,犹豫着问道:“桂芝,你是与我一起回村?还是?”
张桂芝手上不停,回道:“杏花啊,真对不住,你先带着清子回村吧。我头一天接活计,想把事儿干得好些,晚点儿再回。”
张桂芝这第一天上工,铁了心要把这头一回的活儿干出彩。
杏花带着清子和刘晋,跟刘风一道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唠着下午自己干的事儿,晚霞映在她脸上,光彩照人。刘风瞧着,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再说老姜头,赶着牛车在村里扯着嗓子喊:“大伙都听好了!姜家小院干活的娘子们今儿要赶工,回得晚,就在小院吃晚食啦,都别等了!”
一路从村头吆喝到村尾,这事儿就算办妥了。老姜头看着新落成的养殖场,心里欢喜,又瞅瞅正在宣布完工的姜里正。
只听姜里正紧接着又说:“从明天起,大伙都去姜家小院上工。”
村里有几个对盖房子感兴趣的壮劳力,之前就凑在一块儿看过芳霏画的建筑图,男人对这事儿天生敏感,早就按捺不住了。
一听说明天就开工,这些壮劳力兴奋得不行,不只是又能挣钱了,还因为这可是姜家村头一处正儿八经的宅院。
大家伙儿都铆足了劲,想着有了这第一家的经验,往后就能有第二家。盖不了大的四合院,就盖小点儿的。
总之,好好给姜家小院做工,大伙兜里总能攒足银两,这段日子过来,大家伙对姜家小院那是打心底里信任,信得过!
姜里正布置完活儿,村里的壮劳力就散了。他们古铜色的脸上,被天边的余晖照着,满是对新生活的期待。
姜里正、姜老爹,还有养鹌鹑有经验的姜长业,最后把养殖场检查了一遍,确定没啥问题后,就跳上牛车回姜家老宅了。
姜家小院这边,张桂枝端着两个大瓷盆,一个装满面条,一个盛着豆角炒肉,放到皂角树下的石桌上,锅里还留着煮面汤,让娘子们自己盛面加浇头。
如意留出够姜老爹他们吃的饭食,带着杉子,提着饭盒往老宅去了。
芳霏找到小姑姜长乐,打开用布包着的三只编织包,说道:“小姑,之前听如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