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这样的表现,陆寒虽然有些失望,但也能理解——毕竟当年他被梁群峰带进超调局的时候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世界观崩塌后想要努力重建却发现无济于事后的痛苦和迷茫。
说来也是有意思。
像超调局这样保密级别如此高的单位,其核心的业务部门——外勤处,招聘就像过家家似的,毫无规矩和程序可言。
其它部门的人员聘用多少还要考察应聘人员的专业、学历、工作经验等等一系列比较常见的东西,可到了外勤处这里,似乎是个人就行。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外勤处的人员流动性太大了。
在超调局还被称为507所的时候,外勤处的招聘还是很严格的,而且只会从现役的警察和军队中筛选人才。
不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的人才被投入到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超调局能招聘到的符合要求的人才也就越来越少了。
为了不影响国家发展的大局,超调局对于招聘标准只能一降再降,特别是外勤处受影响最大。直到近年,外勤处的招聘标准已经变成了“只要有内部推荐就可以加入”。
而为了从社会上广招人才,超调局也将其薪资待遇和薪资结构体系从以前的公务员标准改成了“雇佣兵式”的标准,即用高薪和高福利吸引社会人士加入。
不过用挥金如土来广招人才有利也有弊,利在近些年超调局的外勤处确实不那么缺人了,很多从前落下的工作和堆积的旧案也能进行推进了;弊嘛,毕竟几乎所有人都是为了钱才加入的,所以对组织并没有多少忠诚可言,而且由于“内部推荐制”的施行,新加入的人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这也就造成了外勤处的死亡率直线飙升。
因此归根结底,外勤处之所以会有超过70的死亡率,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其本身不合理的招聘制度造成的。
……
时间很快就到了晚上7点。
坐在情报处办公室里的陆寒此刻有些心急——已经2天了,还没有任何旱魃的消息,而距离中央领导给的3天的解决时限也只剩1天了。
陆寒明白,就算没有在3天内解决这件事,李局长也不会责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