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眼,多看几道例题,就了解了个八九不离十。
现在的教科书真好啊,条理清晰、步步为营、由浅入深,对自学非常友好。
不像后世翻开儿子的教科书,纸张高级、印刷精美,
但里面的例题极少,整个学习线条不连贯,跳跃性极大,对自学不太友好。
儿子的数学老师也说,上课都是按照自己整理的顺序教学,不然大家都不习惯。
吃完午饭照常去游泳池游一个三千米。回来咪一个午觉,起床继续复习数理化。
今天老爸有应酬,母子俩冰箱里速冻的饺子取出来对付一下。
等到晚上睡着,王大厂长都没回来。
老时间一大早起来,悄悄的下楼,避免吵醒父母。
洗漱一番,带上背包,往车站赶去。
在街角的早点摊,解决了早饭。
赶上头班车,按时抵达襄阳公园。
老爷子额头见汗,看来已经练过一阵子了。
“师父早上好啊,我来晚了。”
“没事,我们年纪大了觉轻,家就在这附近几步路就到,不像你住那么远,时间正好。”
老爷子毫不在意。
住在附近?好家伙,这个地段可以是整个魔都最好的地段之一,可能之一都能去掉。
“师父,厉害啊,上只角啊。”
“哎~祖上留下来的,不值一提。房子又旧还没有小区物业什么的。有什么厉害的。今天我下午门诊,我们待会练完,回家我叫你冥想法。正好带你认认门。”
说罢,让王永中站一个混元桩,检查一下有没有进步。
看到孩子极快的速度进入状态,伴随着呼吸,整个身子有节奏的起伏,动作气韵都不差。
说明是真的学进去了,十分的欣慰。
于是自己在边上打了一套简单的太极,动作柔和轻灵,刚柔并济,一看就是经年不倦,炉火纯青。
半个小时,叫停了王永中的桩功。
“好了好了,初学半小时差不多了,过犹不及。跟我学一些太极招式吧。
师父学的是杨氏太极,师从五绝老人郑曼青。师爷是杨露禅的孙子杨澄甫。是根正苗红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