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在“未来之城”的顶层会议室,杨子轩与核心研发团队召开了一场关于ai项目的重要会议。
其实,行远集团的ai之路,实际上并非始于“未来之城”。早在集团成立第八年,杨子轩就敏锐地察觉到人工智能在未来商业中的巨大潜力。他召集了一批年轻的技术专家,秘密成立了ai研发团队,最初取名为“灵智核心实验室”。
当时,行远集团尚处于快速扩张期,各种资源十分紧张,杨子轩却坚持将部分利润投入ai领域。他对团队说:“人工智能会是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我们不能等到市场成熟后再加入,那时就为时已晚了。”
最初的探索充满艰辛。团队从零开始,尝试研发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挖掘技术。由于缺乏成熟的数据模型,团队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自行构建基础数据库。然而,尽管如此,技术上的进展却十分缓慢,许多关键难题始终无法攻克。
张玉莹回忆道:“当时我们还不具备全面投入ai的条件,但子轩始终坚持,说这是一个必须坚持的长期目标。虽然那几年ai项目的成果有限,但它为后来的智核ai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灵智核心实验室在第十年时首次推出了一款简单的智能助手原型,但在商业化测试中表现不佳,随后被暂时搁置。然而团队并未解散,而是继续以基础研究为主,为未来的突破积累经验和技术储备。
杨子轩笑着对倪绍豪说:“十年前我们只能算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今天我们有了足够的资源和技术积累,是时候把这些想法变成现实了。”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ai终于再次被正式提上行远集团的战略日程,并正式将其命名为“智核ai”。
倪绍豪作为研发团队的技术总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愿景:“智核ai将是一款全场景智能系统,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平台,更是一种生态。它要能连接设备、场景和人,实现真正的智能交互。”
杨子轩总结道:“十年前,我们在ai领域种下了一颗种子。现在,这颗种子终于发芽了。接下来,我们要用最强的技术和最好的资源,让它长成一片森林。”
智核ai的研发正式启动后,行远集团进入了全力以赴的攻坚阶段。为确保项目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