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纸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别看顾秋白前几日有一笔收入,但这点也是杯水车薪。
现在她是公职人员,平日里的吃喝问题,都是在京兆府公家食堂解决的,平日里她也没有其他开销,现在唯一的念想就是赶紧把房贷还上,到了古代都逃不过做房奴的命运。
想起了自己被迫背上的房贷,就像是原本躺的好好的,却被人一把薅起来说:你这个年纪怎么睡得着的?怎么睡得着的?不买房不还贷你还是华夏人吗?
大理寺的纸张品质要比京兆府的好,顾秋白用起来很是顺手,来的不错,正是时候。
下山之后,顾秋白其实很少有真正休息的时间,接连发生的事让她充分意识到,她现在对自己的人生是没有绝对话语权的。
以前在山上的时候只有一老一小,自给自足,岁月静好,但山下不是这样。她在山上的画是用画笔感受世界,到了山下,是用画笔谋生,这样的感觉又熟悉又陌生。
不过是赚钱,干就完了,顾秋白不愿想太多,人生不过一场游戏,等房贷解决完了,再谈别的。为了让漫画第一本就能够打开市场,顾秋白在分镜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场景的构建,人物的结构,修改再三。没了甲方的桎梏,没人在旁指指点点,再也不用带着镣铐跳舞,她的灵感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她也很享受这个创作的过程。
又是框框干到半夜,为了尽快达到出版页数要求,顾秋白用了一些巧思,没有把所有的场景都一一展现,以突出人物为主,规避了大全景。就等宋卿卿的消息了。
第二天顶着黑眼圈,浑身散发低气压的顾秋白来上班。没想到的是,画苑同僚们是出乎意料的热情。他们七嘴八舌地询问起顾秋白昨天展现的素描手法。
“顾姑娘画技了得!”
“顾姑娘师承何人?”
“昨日我观,这种技法虽无色彩加持,但仅用线条便可让脸部立体呈现,完全颠覆了平面。”
“惭愧,昨日在下也用炭笔尝试了一番,不得其法”
“姑娘可否指点一二?”
顾秋白很是惊讶,因为这帮画师年纪大一些的有五、六十岁,即使小一点的也有三十多岁,虽然年纪都要比她大,但现在却是没摆一点架子,可见是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