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头做事了,顾秋白自觉理亏,赶紧应道:“会的!报纸才发行两期,还不完善,未来会越来越完善的。”
罗大人这才恢复笑眯眯的模样:“嗯,等会记得到库房结报纸的银钱。”
顾秋白放下心来,果然,罗大人还是个好老头,既然如此,这文章就交给主笔穆良吧,老头肯定满意。
罗大人在顾秋白面前不紧不慢,一转弯便加快脚步,飞速的回了办公的厅堂,迫不及待地细看报纸。人都有八卦的天性,虽说这文章标题实在是有些太过直白,但他倒是很喜欢,就像顾秋白所说,得让百姓看懂,他对这点很是认同,且这其中文章,各有风格,角度多样,很是有趣。
他也是进士出身,做过科举考官,对好的文章有欣赏之情,对不好的更是手痒痒,忍不住想要点圈评判,他细细品读,拿起笔便做批注,甚至久违的文思泉涌,看完一遍还不过瘾,翻到背面,发现竟是还有一面,其中一篇还有几张配图,引起了他的注意。
图中是一十二三岁的男孩,他就烛火苦读,旁边却有一群人轻蔑,嘲笑的模样,短短几笔,便能看出图中人的情绪,更是让人好奇,这是什么人?为何读书会被嘲笑?
这画风也是闻所未闻,衣服的褶皱都是如此真实,只一眼,便让人印象深刻。
这图便是顾秋白对漫画下一话的预告,漫画一周才能更新一次,顾秋白决定在漫画还未有关注度之前,每日都放出一张图做内容预告,请穆良写文章评论。
其实漫画内容就那么多,写来写去不过是科举,但对穆良来说没什么难度,科举本就要考时文,写这个,他能释出八百种不同的角度来写。
这一张图挠的罗大人心里痒痒的,这文章更是让他无比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哪里才能看?他许久未曾像现在这样坐立难安了,但又拉不下脸去找顾秋白,偷偷吩咐了手下,去找昨日的报纸来。
果然如宋卿卿所料,第二天的报纸一边印一边卖,都供不应求,各大书院都传开了,第二天早早便有不少学生遣了小厮在书院门口蹲守,卖报的小童一去便一售而空。
老师们前一日还吵得热火朝天,今日还是忍不住买了来看,又是一轮腥风血雨的争论。
在市集内的反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