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兴趣。”
罗大人笑眯眯:“哦~~今日可真是腥风血雨呐~”
回国子监的路上,路边有报童叫卖,严祭酒没忍住,还是停下马车购买了一份,他也想知道他昨日寄出的文章如何了。
一打开,他的文章赫然就在首页头条!他细细看来,竟是一句未改,但他的文章旁,还有一篇文章,作者名为易安居士,所写内容,完全是照着他的文章在做反驳!
他说标题粗俗,那易安就说标题需要简单易懂,贴近民众,通过标题让民众快速知道发生了什么;他说内容杂乱,不利阅读,易安便说若只写读书人爱看的内容,岂不是把百姓放的太低?他说影响学生学业,易安说作为未来的国之栋梁本就应当有自主分辨能力,连小小报纸都能影响到学业,证明学生也没有一心向学
严祭酒要气死了!这完全是冲着他来的!更生气的是,此人的水平不在他之下,反驳的有理有据,握着报纸的手都不自觉握得更紧了。
严祭酒一个快六十的老头,到了国子监,唰的一下跳下车,在旁的小厮看的是胆战心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气冲冲地进了自己的办公地点,心中的郁气只有写出来才能宣泄!
两人的大战就此展开,一连几天,严祭酒寄去一篇,易安居士就回一篇,更要命的是,还登载在同一报纸的同一版面上,方便吃瓜群众对比观看。除了这两人以外,其他的读书人也坐不住了,纷纷围绕此事展开了辩论,春在堂的投稿多的数都数不过来。
这件事变成了长安的大热门,街头巷尾的人都知道了此事,虽然不知道这两人是谁,但吃瓜群众看的开心,民间甚至有读书人在聚会时专门拿此事来辩论。
有人说清石居士是心系国之栋梁,也有人说他固守己见,不能接受新的事物,包容性不够;易安居士这边更是有趣,有人说他真实身份就是春在堂的掌柜,全是为了销量,也有人说他言之有物,胸有大才总之,这件事为两位作者都带来了不少热度,甚至有人专门出文章分析比较两位的文章水平,实在是热闹极了。
报纸的销量更是节节攀升,顾秋白乐见其成,甚至想给清石居士写封感谢信。
其实清石居士的身份倒不难猜,照他的立场来看,大概率是某书院的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