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委的分制是一百分,观众的一票即是一分,评委相当于代表了一百个观众,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值。第一个上场的还是宫廷画,宫廷画以写意派为主,实际上,写意比起写实派更考验画师的技艺,如何摒弃工笔,而集合诗、书、画 、印为一体,让人从中得出趣味来,非得是常年浸淫于此道,方能成就名画。
本次宫廷画院交出的三幅作品,都是宫廷画院的“老人”所做了,不说创意出挑,但胜在技法扎实,稳扎稳打,不枉宫廷画院常年占据画院第一名的称号,几位评委现场点评后,都给出了90以上的高分,最终平均分是92,加上观众投票,宫廷画院第一个出场,就拿下了423的高分。
今日的人流量,来来去去,大致两千余人,投票人数不得而知,十几个画院,光宫廷画一家便占去了近十分之一的票数,连喜欢其他院作品的观众都忍不住唱衰自己支持的画院。
李翰林便是宫廷画院三幅图的作者之一,在评委报分的时候,他就忍不住看了一眼纪沛然,虽然两人素来不对付,但他做评委倒是十分公正,毫不受私人恩怨影响。总之,他挺起胸膛,宫廷画院的分数,他是很满意的。
接下去是水墨画院,水墨画善用笔墨,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微妙,意境十分丰富。比起写意派又有不同,深受读书人喜爱,在大庆朝向来也不算小众,拿下了337的分数,比起宫廷画院差了一大截,但也算不错。
李翰林心里有底,在他看来,这次的比拼,必然是宫廷画院拿下魁首。
版画院,界画院,书法院
一个接一个作品被呈上来,评委们碰上自己喜欢的,也会多打些分,但有掐头去尾的打分规则在,这几个画院还是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分数上,至今还未有能超越宫廷画院的分数。
一块巨大的石板被八人用绳索抬着,呈了上来,台子都不由得震动。
这便是壁画院的作品了。
评委之中有人看过,也有人没看过,但此刻都是站起来以观全貌。台下也是沸腾起来,沈灿这次露这一手,有不少人对其作品都印象深刻。
“这”僧人笃竹最先开口:“此像虽并非任何一位神佛,却更似神佛,意境高远,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