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的漫画在古代爆红了 > 第119章 顾夫子小课堂(1/3)
    皇帝眼神转向顾秋白:“兹事体大,不可有半点隐瞒。”

    顾秋白:“是。”

    她面向群臣,眼神坚定。

    “不丹所用的技法,我暂时命名为‘焦点透视’,即根据目视高度,将视角固定在一个位置上,使不同距离的物体得以在同一画面上,并展示出前后远近关系。”

    “不过。”顾秋白话锋一转:“若仅仅如此,早在前人的画中便有体现。”

    顾秋白转向三公主:“三公主,草民斗胆,早听闻三公主留有郭公的《早春图》原画,可否与我一观,让我为诸位使臣讲授其原理?”

    两人目光相撞,三公主勾唇一笑,这个笑与从前的笑都不同,顾秋白真真切切看出了笑意。

    三公主:“去我寝殿取来。”

    宫人的速度很快,前朝大家郭公的《早春图》很快就呈现在众人面前。

    顾秋白:“此为前代郭公的《早春图》,请诸位细看,此画中,很明显的体现出了近大远小特征,只是不如不丹的技法如此工整规矩,这些画中的景色,并非完全参照真实,而是郭公选取最精粹的部分,根据记忆再进行重组。

    大庆的确没有‘焦点透视’画法。但若要说透视,百年前的郭公,早已用的炉火纯青。”

    顾秋白拿起笔,在空白的画纸上简单的把整幅画的透视线标注出来。其中花鸟石虫的放置规律,立刻一清二楚。

    “这就是透视,郭公的视点不止一处,他的目光不断游动,整幅画包含了诸多视角。是故,观画的过程中,我们的目光或者精神,便跟随郭公,可以像飞鸟一样,从多个角度无限游观。

    ‘寄情于物’,正是大庆宫廷画一贯以来的理念,因此,宫廷画从不拘泥于一点,而是从平远、高远、深远即平视视角,仰视视角,鸟瞰视角,全方位传达画师的肉眼所见,心中所思。

    大庆的宫廷画历经了数百年的发展,透视法早已深入每个大庆画师的脑中,眼中,手中。

    而不丹建国不过百年如果没有大庆画师们的探索,不丹又何来不丹画的雏形?不丹所谓的不传秘法,不过是大庆每个画学生从小便在学习的基础课罢了!”

    顾秋白这么一说,众人才恍然大悟,看这幅《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