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凌烟志 > 第34章 乱世纷争现人性百态,以及那些闻声不见其影的世外高人(2/7)
西部其余隋朝军队,随后南下与李密其他将领会合,一起去夺取黎阳仓。

    李密一听,觉得元宝藏的请求挺合理,而且他更看重元宝藏的部队和魏征的才华。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元宝藏的请求,并任命他为魏州总管。

    随后,李密召魏征入帅府,任命他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门负责掌管记室,肩负撰写文书和记录重要事务的重任。

    魏征从小就孤苦伶仃,家境贫寒,但他却非常喜欢读书,胸怀大志。由于生活的困苦,他性格豪放不羁,不愿意去做那些琐碎的生计。早年他曾做过道士,因其才华出众,闻名乡里,后来被元宝藏召去管理文书档案。

    李密对魏征的文采非常欣赏,他觉得魏征的文章既有深度又有文采,是难得的人才。因此,李密毫不犹豫地召见了魏征,并让他担任了要职。

    就这样,元宝藏和魏征都投靠了李密,分别成为了他麾下的一员猛将和得力助手。而李密也凭借着他们的帮助,势力逐渐壮大,也为后来的唐朝建立奠定了基础(因李密后来投靠李渊)。

    咱们再回过头来看元宝藏,他投降李密后,可谓是步步高升,不仅得到了高官厚禄,还让自己的地盘得到了扩大。但他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总是想着趁机捞取更多的好处。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毕竟在那个乱世之中,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着想。

    而魏征就不同了,他投靠李密是出于对李密的欣赏和信任,同时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他相信,在李密的麾下,他一定能够一展抱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过,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会以某个人的念想而一成不变,魏征也没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唐朝的名相。

    在资治通鉴中,专门有记载元宝藏小肚鸡肠、妒贤嫉能、打压贤能之人一事。

    元宝藏担任武阳郡丞时,在其治下贵乡县担任县长的人是魏德深。

    在隋朝末年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魏德深和元宝藏的之间的故事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时官场的百态和社会的复杂风貌。

    贵乡县令魏德深出身于官宦世家,凭借自身才能逐步在官场崭露头角。他先是为隋文帝担任挽郎,后历经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等职位,最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