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二年的冬天,窦轨在洛州患病,突发高烧并胡言乱语,声称有人送来了瓜,然而身边的侍从却回应并无瓜。窦轨听后惊恐万分,声称自己看到的是一颗颗人头,是来索命的。紧接着,他急切地嚷嚷着要去见被自己害死的韦尚书,话音刚落,便一命呜呼。
当然,以上描述是作者唐临(唐初的名臣、法官、文学家)以窦轨为作恶之人,在故事中让其不得好死,不让其善终,以博得读者共鸣而采用的的虚幻写法。
《冥报记》成书于唐高宗永徽年间(650年-655年),是唐代最早的志怪小说集之一。此书在中国长期亡佚,但在日本高山寺藏有唐钞卷子本,后由杨守敬辑录佚文,分为六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观看,此书中可以窥见唐代社会对于佛教因果报应观念的接受程度,以及佛教文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公元617年9月18日,李渊在稳固好后方基地后,开始发布下一步行动指令。他一方面派遣进驻永丰仓的李建成带领刘文静、王长谐等数万人马,继续驻守潼关方向,再从永丰仓拔出五千精锐,防备河东和东都方向的隋军。另一方面,李渊派遣二儿子李世民和刘弘基等将领,率领数万人马向渭水以北攻击前进,计划切断长安北面外围支援。这左右两路军队的总目标就是扫清长安外围,为唐军包围长安做出战略准备。
眼瞅着长安城是保不住了,关中的有识之士、贵族等也开始纷纷向李渊投效。《资治通鉴》中记载,李渊给足了这帮文士老爷们的面子,全都是礼而用之。这群人里就有李世民的大舅子长孙无忌,隋冠氏县长于志宁、安养县尉颜师古等人。
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出身于显赫的长孙氏家族,与文德皇后同母。他是唐朝初年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生平和贡献对唐朝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亦是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初宰相、外戚,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包括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等,主持修订《唐律疏议》。
长孙无忌是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帮助李世民成功夺取皇位,后在立储之争中,长孙无忌坚定地支持高宗李治,并通过巧妙的政治手段成功地将李治推上了皇位,为后来唐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基础。长孙无忌在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