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讲过,李渊出于战略考虑,在占领的城池布防留守后,率大军出霍邑,将大本营推进至冯翊驻扎。
接到李世民催促合兵一处进军长安方向的信件后,此时李渊率领的义军已收编不少前来投靠的将领和士兵,他命人训练新兵,将部队重新进行整编。
李渊考虑到攻取长安的过程中,扶风郡的战略位置尤为重要,遂派遣刘弘基和殷开山率领大军六万人马,南下渡过渭水,占据长安故城,随后再分兵向西攻取扶风郡。
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位于中国中部,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最终汇入黄河。这条河流不仅是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全长818公里,渭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孕育了周、秦、汉、唐等盛世文明,相传大禹曾在此导渭排洪,治理黄河,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渭水在历史上曾有过航运记载,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航运并未成为主要交通方式。渭水因水量不足、泥沙淤积等问题,航运条件依然严峻
长安故城(汉朝长安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部,大约在西安城圈西北10公里左右。长安作为中国的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是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唐朝长安城则位于汉长安城的东南部,是隋朝都城大兴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
如今,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继续书写着新的历史篇章,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寻古访今。
隋朝扶风郡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及咸阳市西部地区,在长安故城的西北方向,两地相距大约200里(100公里)。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恢复郡县制,岐州、陇州并为扶风郡,治所雍县,辖雍县等十县。唐初改置岐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扶风郡,至德元年(756年),在唐朝安史之乱期间,唐肃宗将扶风郡改为凤翔郡,并升格为凤翔府,号称西京,与东都洛阳平起平坐,显示出其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地位。
凤翔郡的名字“凤翔”二字来源于秦穆公之女弄玉与萧史吹箫引凤的传说,象征着吉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