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带),我们前文提到过,弘农郡从古至今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和经济区域,控制弘农有助于切断隋朝残余势力的南北联系,并且能够保障关中和中原之间的交通线安全。
十二月下旬,刘文静在潼关接到唐王下达的攻打弘农郡的命令,他迅速安排好守城将官,集结精锐兵马数万,即刻东进,向着弘农方向出征。
由于当时的历史记录条件和保存手段有限,其实我们的文章之中,很多军事行动的具体日期尤其是精确到日的记录可能并未被详细记载下来,只有少量的重大战役有时会保留有日期。对于古代战争而言,重点更多地放在战争的胜负、战略意义以及重要人物的决策等方面。
我们文章之中涉及战争双方的兵力亦是如此,除少量着名战役会有出兵人数记载,绝大多数战疫是没有记载的。古代战争中,兵力数量往往属于军事机密的一部分。将领不会轻易透露自己所率领军队的具体数量,以防止被敌方知晓后制定针对性的策略。所以即使当时有一些内部的兵力统计,也可能不会完整地被记录下来。
正史对于军事行动的记载往往侧重于宏观的军事形势、战斗经过和结果等方面。对于兵力数量,可能只是给出一个大概的估计或者与其他相关事件进行比较描述,而难以得到确切的数字。例如,可能会记载“率大军前往”或者与敌军兵力进行对比描述,像“数倍于敌军”之类模糊的表述,无法确切得知刘文静此次攻打弘农郡到底带了多少兵马。我们只能根据当时唐军占据潼关部署的兵力来推断。
弘农郡始建于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市东北函谷关城)。东汉初复名弘农郡,后因避讳灵帝名改为桓农郡。三国魏复名弘农郡。晋以后,辖境逐渐缩小。北周明帝又改西恒农郡为弘农郡,还治弘农县。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后移治今灵宝县。唐武德初废。
弘农郡地处秦岭西部,北有渭河,东有函谷关,西有天险华山,南部是秦岭,是历代军事政治要地。
值得一提的是,弘农郡是杨姓第一郡望,许多杨姓家谱都把远祖追溯到弘农杨氏。隋朝皇室、武则天之母等都是出自弘农。弘农郡不仅是政治和军事中心,也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弘农杨氏的繁荣体现了该地区深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