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凌烟志 > 第67章 浅水原战役唐军受挫(8/9)
罩着每一个角落。

    经此一战,唐军的八个总管皆遭惨败,士兵死伤惨重,据史书记载,此次浅水原战役,唐军死亡者达十分之五六。其中大将军慕容罗睺、蔺兴粲等将领战死,李安远、刘弘基等着名将领也被薛举擒获。

    殷开山、刘文静等组织兵力虽拼死抵抗,但终无力回天,望着那惨烈的战场,心中满是无尽的悔恨与自责。

    李世民在病榻之上,听到前方传来的战报,心急如焚。他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亲自率领剩余的军队撤回长安,以稳定军心和民心。

    而薛举乘胜追击,一路攻下了高墌。面对战场上那数以千计的唐军遗体,他竟下令将唐军死者收集成一座京观。那座由唐军遗体堆砌而成的高冢,如同一座冰冷的墓碑,见证着这场惨烈的战役,也让唐朝将士们心中的仇恨与耻辱更加深沉。

    回到长安后,高祖李渊得知此战惨败的原因,龙颜大怒。刘文静等人因违背秦王之命,导致兵败,且间接致唐军损失惨重,被革职除名。

    这场战役,成为了唐朝初期军事史上的一次惨痛教训。

    浅水原战役初期,李世民的军事防御策略是非常合理的,他命令深沟高垒不战的策略是基于当时双方的实际军事状况。薛举的军队深入唐朝控制区域,后勤补给线长,而李世民的军队以逸待劳。在这种情况下,坚守不出是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可以消耗敌军的士气和物资。

    从历史记载来看,这种战略在很多战役中都有成功应用的先例,例如韩信的井陉之战,也是先坚守等待敌军露出破绽。

    此战失利,源于殷开山和刘文静未能坚决执行首帅李世民的命令,二人违背李世民的命令出战,主要是出于对敌军心理的误判。他们认为薛举得知李世民生病会轻敌,想通过主动出击来打击敌军。然而,他们忽略了自身兵力对比以及敌军深入后的军事优势。中国古战争史中,这种将领因轻敌而违背主将战略决策的情况并不少见,往往会给军队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同时,唐军在浅水原的大败,在政治影响层面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唐朝内部产生了不良影响,这场战役的失败使得唐朝在初期的军事扩张中遭受重创。众多将领战死,士兵大量伤亡,这对唐朝的军事力量是一个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