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迅速整理好情绪,和其他学员一起投入到紧张的训练当中。
今天的训练内容不再是练车,而是跟刚完成队列训练的学员一起,学习跟踪和盯梢,负责授课的是一位姓郑的教官。
授课还是露天举行,没办法,基地还没开始修缮,连桌椅板凳都没有。只是在屋檐下挂了块黑板,郑教官站在台阶上,而学员们站在台阶下。
郑教官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台下的学员,那眼神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心思,让原本还有些交头接耳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低沉而有力地说道:“跟踪与盯梢,绝非简单的尾随,这是一场无声的博弈,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成败。”
说着,他从身后拿出一张泛黄的地图,挂在墙上,用手指点着一处错综复杂的街区,“你们看,这里是老上海县城,街道狭窄且四通八达,是跟踪与反跟踪的绝佳战场。
当你们接到任务,第一步,要对目标人物的日常作息、行动规律进行深入了解。
比如,他每天早上几点出门,常去哪些地方,和什么人接触。掌握这些信息,你们才能在茫茫人海中精准定位,不至于跟丢。”
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郑教官分享了一个亲身经历:“曾经,我跟踪过一个重要嫌疑人,他十分狡猾,每天的路线都毫无规律。
我连续盯了他三天,才发现他每周都会在固定时间去一家不起眼的茶馆。
于是,我提前在茶馆附近布控,摸清了他和同伙的接头方式,最终成功破获了一起重大案件。”
讲完案例,郑教官话锋一转,“但是,光了解目标还不够,你们自身的伪装和隐匿技巧同样关键。
在跟踪时,你们要像变色龙一样,融入周围的环境。
衣着打扮要符合所处场景,行为举止不能有丝毫的刻意。
如果目标走进一家菜市场,你却西装革履地跟在后面,那不是自曝身份吗?”
接着,他又详细讲解了各种跟踪技巧,如交替跟踪、远距离监控、利用工具辅助等。
“当你们多人执行跟踪任务时,要学会交替掩护,避免引起目标的警觉。
同时,要善于利用周围的建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