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幸事,通州相遇,你我为友,待你的正心书院建成,可携学生与我明晓书院相互切磋学问。”
柳喜喜一听有切磋学问这种好事,忙应承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定不负先生之意。”
樊封开怀大笑,赶忙招呼两人吃菜。
从樊府出来,夜幕已然降临。柳喜喜从马车上买的东西中拆出一件花饼给侍卫分了些,又递给知春一个,关心道,“你拘谨,不曾好好吃饭,拿这个垫垫肚子。”
知春接过花饼,道,“谢王爷。”
柳喜喜好奇地问道,“知春,我以前真如樊老先生所说那么厉害吗?既能写诗又能作文?”
知春的神情放松了许多,眼中闪烁着光芒,夸赞道,“王爷真的非常厉害,七步成诗,你的老师杜太傅也是甘拜下风,你尊师重道,不因杜太傅作诗对不过你就轻贱了杜太傅,反而常常说是杜太傅教导有方才有如此成就。圣驾对你喜爱有加,文武百官对你的文采亦是赞不绝口。”
柳喜喜听着知春那夸张的话语,心中暗自总结了一下柳禧禧的特点:聪明、谦虚、学业扎实,讨人喜欢,八成是个老油条,很会拍马屁。
只是如此人物,为何会一直遭受他人的暗害?
柳喜喜正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忽然听到外头传来一声呼喊,“可是闲王的马车?”
知春瞬间警觉起来,紧紧握住佩剑,示意柳喜喜莫出声,然后掀开帘子出去。不一会儿,知春问道,“哪个队的?”
那人回答道,“八队的。”
知春又问道,“你来此有何事?”
那人道,“禀闲王,王妃不见了!”
柳喜喜一听姜谙不见,顿时乱了方寸,慌忙掀开帘子,只听得“唰唰”两声,知春已拔剑而出。
赶车的侍卫挡在柳喜喜面前,“王爷小心。”
“这是怎么回事?”柳喜喜定睛一看,只见剑光闪烁,知春的身影在夜色中与一人缠斗在一起。
侍卫道,“那人穿着我们王府的衣裳,但我们绝不会称呼王爷为闲王,她又将知春护卫错认成王爷,我们怕是中了埋伏,王爷千万小心。”
“好。”
柳喜喜警惕地观察着四周,这条回府之路僻静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