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由姜谙和鸣秋推着轮椅从乘风馆赶到正堂,而执着圣旨前来的人,是柳喜喜所料想不到的人。
卫荀的母亲,礼部郎中卫青烨,与她一同前来的还有昭平郡主元原。
元原一见柳喜喜竟是坐在轮过来的,忙上前,关切地问道,“喜喜姐姐,你这是怎么了?”
“我生了一点小病,无妨!”柳喜喜回道,目光望向卫青烨,而此时卫荀正静静地站在她身旁,眼眸中闪烁着泪光,微微垂首,盯着搅在一块的双手。
柳喜喜连敷衍的心思都没有,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知卫郎中千里迢迢从京中赶来,所为何事?”
卫青烨手持圣旨,可以免去行礼,她目光如箭,看了一眼柳喜喜所坐的轮椅,问道,“闲王这是怎么了?”
柳喜喜的声音带着丝丝凉意,“想要我命的人那么多,我变成这样很奇怪吗?”
卫青烨道,“闲王既然无事,还请闲王接旨。”
柳喜喜纹丝未动,只是淡淡地望着卫青烨,姜谙和鸣秋见柳喜喜未动,亦是稳稳地站着。
卫青烨见状,脸色微沉,道,“闲王是想拒旨不成?”
柳喜喜讪笑道,“卫郎中怎么年纪不大,就患上了老花眼,我脚脚不便,你不如直接念吧。”
元原在一旁附和道,“卫郎中,你也看到喜喜姐姐的腿不方便,直接宣旨吧!这事等回了京中,我会与皇帝姨娘说的。”
“好。闲王既然不方便,那就坐着接旨吧,可另两位……”卫青烨的目光看向柳喜喜身后的姜谙和鸣秋,柳喜喜直接打断她,态度强硬,“圣旨是给我的,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卫郎中还是直接宣旨吧。”
卫青烨乃是礼部郎中,自然对礼法十分看重,柳喜喜这接二连三的无视礼法,让她心中十分恼火,但她还是强压着怒火,因为宣旨才是当务之急。
她打开圣旨宣读,圣旨讲了两件事,一是将卫荀赐婚给曹玉华将军的女儿曹慧珠,二是由柳喜喜送嫁。
卫青烨将圣旨递向柳喜喜,柳喜喜微握拳头,并未伸手去接。她望向卫荀,卫荀咬得嘴唇发白,微微摇着头,他逃避了如此之久,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
柳喜喜知道这圣旨不接也得接,她淡淡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