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背上。
自那日去了江州之后。
娘亲就在家里带她,记账,收笋
拉货跑车之事就全交给了大伯和大伯母。
江州一品居,乃至京城,其它州郡一品居的招牌菜,都变成了全笋宴。
一品居的全笋宴,名号响遍了大庆国。
但凡有想吃笋的人,首先必会想到一品居。
这个冬日。
一品居客似云来,日进斗金。
笋子供不应求。
姜淼淼家,每日都有村民背笋上门来,门庭若市。
也每日都有几大车笋拉往江州。
王全叔家的牛车也加入了姜淼淼家的车队。
娘亲收笋收到手软。
村民们也收钱收到手软。
满心期待的来,笑逐颜开的走了。
那周嫂子和杨姑婆再未登过她家的门。
姜淼淼想。
她们的笋要么真的拉去江州了。
要么就是让别人给她们背过来,自己没脸露面。
娘亲还雇了不少心灵手巧,又颇会腌制笋菹的姑嫂婶子们。
将笋子分门别类,优质个大肥美的拉去江州。
个小的,挖坏的,就收拢在一起。
经过削笋、剥壳、煮笋、漂笋、太阳曝晒
据说要历时半年之久,才能制作出清香醇厚色泽明黄的笋干。
又将一部分笋腌制成笋菹。[1]
以确保一品居的笋和笋制品常年供应不断。
全笋宴的名头常年不衰。
因此,桃溪村人对娘亲收了笋再转手卖这事,已再无争议了。
反而对娘亲多了几分敬重。
从之前的姜夫人、她婶、陆娘子,变成了陆东家。
并非因为娘亲是侍郎妻。
也并非因为她那空有名头的四品硕人封号。
而是因为,娘亲实实在在的带着村民发家致富了
姜淼淼在她娘背上昏昏欲睡。
偶尔听得来卖笋的村民和娘亲唠嗑几句。
“陆东家,你去看了吗?掳了你家闺女的拐子被处以磔刑,为首的还被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