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着。
众人虽然没听明白她话中含义,但还是齐声应下了。
毕竟两百文大钱一斤的竹荪,还是人带着去采摘。
这等好事,求之不得呢。
就这样。
清河县乡民又多了一个赚钱的门路。
卖竹荪。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清晨。
天蒙蒙亮。
芦花村村头,楚家。
姜云烟起床上茅厕。
就听到有人从她家门口路过,听着还有不少人呢。
打开门叫住了其中一人,“他婶,你们起这么大早,是要去作甚?”
“愈哥他娘,你还不知道吗?咱们村后山竹林里有一种叫竹荪的菌菇,镇上陆府收二百个大钱一斤呢!我得赶紧去,去晚就得被别人给摘了……”
“她婶为啥那么急,说说那竹荪长啥样嘛,那么大片竹林,那东西又不会跑。”姜云烟拉住她。
“咋不会跑,去晚了就没了……”
妇人说完匆匆而去,不想跟她多啰嗦。
这楚家曾今也是个富户,可老爹死了之后,儿孙好吃懒做惯了。
现如今越来越懒,越来越穷。
竟不想着如何赚钱,日日窝在家里头。
连这等好消息都不知道。
等他们一家反应过来,钱都被别人给赚完了!
姜云烟大喜过望,连忙跑回去把相公挠醒。
他家后山就有一大片慈竹,还是公公在世的时候种下的,里边一定有那人说的竹荪。
两百文啊,够他家吃好几顿肉了!
“相公,快起来,咱后山竹林里有银钱……”
原本还在打呼的楚愈一听,蹭的一下翻了起来,两眼冒光,“哪里?哪里有银钱?”
姜云烟就知道提银钱一准能叫醒她,也不卖关子了。
“咱们家后山有宝贝呢!”
楚愈一听又倒头睡了下去,“什么宝贝,不就是竹笋嘛,我打听过了,这会儿才卖十六文一斤,我才不去……”
“相公,你听我说,不是竹笋,是竹荪,村里人都摘去镇子上陆府卖了,二百文一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