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惊愕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张成了大大的“o”形。
原来,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内人头攒动,粗略一数竟至少有 30 多个人!这些人正围坐在一起,不知因为何事而热烈的友好地交流起来。而宫明的道来入就如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一时间,数十道目光如聚光灯一般聚焦在了他们身上。
坐在人群中的李昭最先反应过来,他微笑着朝门口的几人招招手,并大声喊道:“来了啊,快快过来这边!正好给我们这些老家伙好好讲讲你们的蛟龙号。”
听到李昭的呼喊,宫明等人迅速回过神来,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后,便步履从容地朝着李昭所在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们礼貌地与周围的大佬们点头示意、打招呼问好。待走到李昭跟前时,宫明带头恭敬地向在座的各位前辈微微鞠了一躬,表示敬意。
紧接着,宫明清了清嗓子,开始有条不紊地向在场的诸位大佬详细讲解起蛟龙号的种种情况。从它先进的设计理念到卓越的性能表现,再到实际应用中的各项数据指标等等,无一不是讲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晰。
随着宫明深入浅出的讲述不断展开,现场原本有些嘈杂的气氛也逐渐安静下来。大佬们一个个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时而眉头微皱陷入沉思,时而又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而当双方进一步深入沟通之后,宫明等人才惊讶地发现,眼前这群德高望重的大佬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激烈讨论,竟然是因为在蛟龙号的具体使用问题上存在着不小的分歧。
围绕着是否应立即将蛟龙号投入实际作战训练这一关键问题,以西部战区朱宏才司令长和南部战区顾言司令长为代表的军方,与以李昭、邓乘文等几位院士领衔的华科院大佬们各持己见,展开了一场激烈但又充满理性的争论。
军方认为,鉴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以及潜在的军事威胁,蛟龙号应当迅速投入实战化训练,以便尽快形成战斗力,扞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而华科院的大佬们则坚持认为,作为一艘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型舰艇,其首要任务应是以科研试验为主,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不断优化改进设计方案,从而确保该型舰艇能够充分发挥出其最大效能。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一直倾听各方意见的宫明站出来说道:“各位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