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为了国家连命都豁出去了,为大唐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那都是响当当的人啊。
李绛:“北齐任杨遵彦(杨愔)则理,用高阿那肱则乱;隋代任高颎则理,用杨素则乱;国家任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姚崇、宋璟则理,用李义府、许敬宗、李林甫、杨国忠则乱。”
北齐任用杨遵彦(杨愔)就治理得好,任用高阿那肱就乱;
隋代任用高颎就治理得好,任用杨素就乱;
我们国家任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姚崇、宋璟就治理得好,
任用李义府、许敬宗、李林甫、杨国忠就乱。
你瞅瞅,这历朝历代都一样,用对人了国家就好,用错人就乱套。
咱大翀国也是,用这些靠谱的大臣,国家就稳当;
要是碰上那些聪明大于德行的坏家伙,那国家就不得安宁,所以说选人用人太重要了,小兕没想到自己的小郎君朋友们竟然成了能让国家走上正轨的关键人物!
小兕继续补充:“白居易说过,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咱们宋开府,那是真有远见,知道不能瞎搞边功,不然国家得被折腾坏了。
他就稳稳当当地治理国家,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事儿,就冲这一点,就得给他竖大拇指!
“元稹也说过: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铺陈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张说、苏颋、嘉贞、九龄之徒,皆能始终弥缝,不失纪律。”
说玄宗有眼光,找来姚元崇、宋璟这俩大神,帮着把国家的大框架搭好了,后来又有一帮给力的大臣帮忙补漏,把国家治理得规规矩矩的,这里面宋璟的功劳可不小。
崔植:“明皇守文继体,尝经天后朝艰危,开元初,得姚崇、宋璟,委之为政。此二人者,天生俊杰,动必推公,夙夜孜孜,致君於道。”
唐玄宗刚接手的时候,国家乱糟糟的,后来有了姚崇、宋璟这俩得力干将,那可就不一样了。这俩都是天生的人才,干啥事儿都一心为公,没日没夜地为国家操心,把玄宗都给带上了正轨,这能力德行,那是没挑儿!
李昂:“俾畴贤相,以访遗裔。或血食不继,宗祊已芜。如(褚)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