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已经改变了内心的想法,臣以友之名义邀请他入秦,相信他会来的。”
嬴政听罢,脸上的忧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神秘的笑容,说道:“善”
于是,江川马不停蹄地赶回府邸,一入书房便挥毫泼墨,开始撰写书信。他字斟句酌,每一个字都饱含着真诚与热切。
这封信不仅详细剖析了当下天下局势的风云变幻,更是深刻的表示了只有在秦国才能实现韩非的理想,只有在秦国才能尽情挥洒他的才华,才能让他青史留名。
信件完成之后,江川立即派遣心腹之人快马加鞭送往韩国。没过多久,这封承载着满满诚意的书信就被送到了韩非手中。韩非接过信来,缓缓展开信纸,逐字逐句地阅读起来。当看到信中那一番对天下大势鞭辟入里的分析时,他不禁微微颔首。
特别是在他经历了朗华大会与亲身经历了秦国这些年的变革,在他的内心深处,秦国已经不再是敌国,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的作品,也是他的理想乡。
韩非的内心开始煎熬了起来,一方面是知己与理想抱负的呼唤,另一方面是母国的培育之恩。
韩非实在是难以抉择。
韩非夫人眼见自家夫君那副忧心忡忡、眉头紧锁的模样,缓缓地走上前去。她来到韩非身旁,伸出玉手轻轻地搭在他的肩膀上,柔声说道:
“夫君啊,妾身深知您所面临的艰难处境。然而,以夫君您这般惊世骇俗的才华,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可惜在这小小的韩国,却是被长久地埋没了光芒。”
韩非听闻此言,抬起眼眸望向自己的夫人,只见那双眼睛里此刻充满了纠结和挣扎。夫人微微一笑,接着说道:
“现今的秦国可谓是如日中天,国势强盛,夫君若是能够前往那里,必定可以施展您的雄才大略,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反观咱们韩国呢,多年来一直积贫积弱,就算夫君执意留下来,恐怕也是难以力挽狂澜,扭转乾坤。”
韩非听后,坚定地摇了摇头,一脸凝重地说道:
“夫人,韩国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又怎么忍心就这样弃它而去?”夫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浅的笑容,轻声宽慰道:
“夫君胸怀大义,此等情操令人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