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梁文元拿着一块淡粉色小白花的花布塞到了陶花手里,“布料不多,拿出去让闺女做贴身衣裳穿,软和吸汗,穿着舒服!”
陶花仔细摸了两下,确实不错,笑眯眯得谢过,装在身旁的篮子里,起身说道,“那我不耽误你了,我还要去其他几家送信。”
送走陶花,梁文元转身跟六妹说:“那块花布本来想给咱们小月做花裙子的!”
“给就给了吧!也没多少!”六妹知道那块花布,还是她跟梁文元一起在县城的布坊里看到的,因为颜色鲜艳又是花布,两人不约而同都想给小月做裙子,所以就扯的少。
“婶,你还不知道呢吧?”六妹让东子抱着小月去换尿布,她坐了下来,开始八卦,“这陶花婶最开始找的是百里村的村长家!”
“你仔细说说。”梁文元这些日子担心着去了府城的四个孩子,根本没心思去听村里人的闲言碎语,真是可是错过不少消息。
“这百里村的村长家,可是真的一大家子!老村长可厉害了,先后娶了仨婆娘!光是儿子就九个吧?陶花婶看上的就是他家的小儿子,老村长也知道自己家的风评不好,所以愿意多出聘银,好像是五两吧?还是六两……”
“这能是什么好人家?八九个兄弟三个娘,还在同一屋檐下,那不得二十多个孩子?天天不干仗?”杨二田直摆手。
“阿爷说的是!东子才去百里村买了几回鱼,就听说不少村长家吵架干仗的事情,孩子阿爷你说少了,已经三十来个孩子了!”六妹连连点头,继续说道,
“所以老村长才愿意多出聘银!陶花婶就是盯上了聘银……”
“那怎么最后说了袁棉花家?”梁文元不想听这些家长里短了。
“是老铁婶,跟她儿子三叔说了陶花婶要应承百里村村长家了,三叔把陶花婶关了起来,饿了三天……”六妹清了下嗓子,她觉得这么明晃晃说长辈,有些不太好。
“然后老铁婶把杨四婶看好的袁棉花家说给三叔听,三叔直接拍板,带着老铁婶就去了小袁村!把这门亲事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