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伤无数。那位祖先为了拯救镇民,便在那路口种植了这棵槐树,用以阻挡瘟疫的蔓延。后来,瘟疫果然被遏制住了,但槐树也因此吸收了太多的阴气和煞气,成为了一个不祥之物。”
李定邦闻言,心头一震,终于明白了槐树之谜。他意识到,自己为了解除家族中的变故,竟然贸然移走了槐树,无异于打破了镇上的平衡,招致了更大的灾难。
于是,李定邦决定重新种植槐树,并请来了一位道士,为槐树做法祈福,以消除其身上的阴气和煞气。
道士在槐树下摆起了祭坛,焚香烧纸,念念有词。片刻之后,他取出一把特制的法器,对着槐树挥舞起来。只见那法器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仿佛要将槐树身上的阴气和煞气一一驱散。
经过一番法事,道士终于收起了法器,对着李定邦点了点头:“李老爷,槐树身上的阴气和煞气已经基本消除,你只需在每年的清明节和重阳节,前来祭拜一番,便可保镇民平安。”
李定邦闻言,感激涕零,连连道谢。
第四章:回归平静
自从重新种植槐树并请道士做法后,李府中的变故果然逐渐平息。家族中的人纷纷恢复了健康,事业也重新焕发了生机。
李定邦深感自己的鲁莽和无知给家族带来了太大的灾难,于是决定将这段经历写成文字,流传后世,以警示后人。
他请来了一位姓刘的书生,将自己的经历一一告知。刘书生听后,感慨万千,随即挥毫泼墨,写下了一篇题为《路口冲心煞》的文章。
文章一出,便在镇上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传阅,感叹李府的遭遇和道士的神通。同时,也意识到了风水的重要性,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居住环境。
从此,槐荫路口的槐树成为了镇上的一个标志,每当人们经过时,都会停下脚步,默默地祈祷和祝福。而李府,也在经历了这场变故后,变得更加团结和坚强,成为了镇上一个永远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