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平辈中的孩子还有他们的身份,母亲在回来之前都有和她说过。
除了大房复杂些,有四个孩子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亲生母亲以外,三叔家只有一个孩子,整体平均下来还是相对好认的。
认出人后,她也朝他回了个表情,眼睛一瞪好像吓他,在他惊得瞪大眼睛后,旋即笑了出来,宛若外面的荷塘里悄然绽放的花。
“二姐姐——”
“还不是因为我前几月搭的那戏台子,上月才搭好。娘自从看了就见天儿地骂我,一看就骂一看就骂,骂得我脑仁儿都要炸了,可不得躲着点儿别给咱老娘寻晦气嘛。”
三叔父的大嗓门盖住了四堂弟的唤她的声音,孙耀华的注意力被他吸引了过去。
“老三呐,你好好说,只是因为那戏台子的事儿吗?”
大老爷心里门儿清,懒得拆穿这活宝弟弟。
挺大人了,还三天一小祸五天一大祸的。
幸亏歹竹出好笋,老三的儿子是个乖的,小小年纪,聪慧过人,又善文能理,素有小神童之称。
“额……”
三老爷不满大哥揭自己的短儿,“不就是建的比说好的大了些,又养了个班子嘛,您不知道,他们也不容易,小地方活不下去了,来咱这儿也是讨生活……”
后面的话孙耀华就没听到了。
三老爷毕竟是长辈,有什么错的也不该叫她们这些孩子听了笑话。
大夫人使了个眼色,孙母便带着她和哥哥,连带着三夫人一起下去了。
“弟妹啊,这几年多亏了你和二弟的照顾,祖儿才能在英国安心学习。”
祖儿也就是大夫人的儿子,孙耀祖。
十二岁那年便被大老爷送到了英国去留学,希望能复刻二老爷的官路,不经商走仕途。
这几年,皇城根儿不太平。
一波起,一波平,一波又起。
反反复复,建立了一个又一个新政府。
他们家的生意看似越来越大,可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个新上位的看不顺眼,便将他家的多年基业毁于一旦。
所以,大老爷对这位长子的期望是抱在了家业之外的方向。
刚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