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远东新纪元1630 > 第11章 以物易物(2/2)
位读者也难以接受。不过,确实找到有一种替代品,那便是草纸,由稻草制成,质地粗糙,清明的时候也用这种,不过中间打了一个八字型的洞。用它来擦嘴不太合适,但如果上大号时不太用力,应该还是可以勉强使用的。

    于是,老王整了一担送去基地,用三个针线包作为交换。如今入乡随俗,以物易物。可别小看这根针,在古代,针可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制造难度极大,一斤铁才能换得一根针。更何况,掌柜看到这一盒里面至少有 20 根,还有 12 种颜色的线。

    在古代,颜料价格高昂,如此多的颜色汇聚在一个盒子里,看起来极具震撼效果。此外,还有一个全铜顶针,宛如金子一般。至于那把布尺,实在让人费解,为何宋人和我大明的度量标准不一样呢?还有那些如同蝌蚪般的字,也难以辨认,那是阿拉伯数字。

    总之,这次收获颇丰,最少值78两银子,那草纸也就百来铜板子,这大宋怎么他妈有钱,听说吃饭都他娘的用银碗筷,其实那是不锈钢的,以讹传讹就是这么来的,王建军也不在意,这东西在基地按吨计算的,针线包太多了。

    找到临街商铺拿出样品,老板首先看到义乌产的玻璃玉镯,那玻璃种水可以透光,帝王绿亮的晃眼,黄金有价玉无价,首饰掌柜的说愿以千两纹银购买,这放到府城甚至广州城起码翻一番,明朝可没有玻璃和塑料注朔,天王老子来了这都是玉石,还是成色级好没有杂质的水种,这还是一个帝王绿,这可是皇家贵妃才能用的起。

    剩下的东西比如不锈钢剪刀,针线盒,可以看到毛孔的镜子,都是精品啊,看的掌柜眼都花了,这价格倒是中肯,只是店铺银两有限,只能选用几个样品,挑着买,王建军也不知道价格怎么定,都是以掌柜说的为准。

    因为基本都是义乌小商品批量工业生产,对于众人来说成本是极为低廉的,能卖多少先卖着,这么多货不知道卖到什么时候去。